韩作君,男,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197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8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一级警督,现为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分局刑侦大队警务技术一级主管。
“勘必细,比必快,串必准,打必狠。”这十二个字贴在韩作君工作室的外墙最显眼处,是他精心提炼总结的工作法,如今被全市推广应用。走进韩作君的工作室,满墙的专业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他的办公桌后面,办公桌的一角,叠放着厚厚的17本工作日记,韩作君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敲击一万下键盘 比对出一个线索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这首《勘探队之歌》记录在韩作君一本工作日记的最前面。
找矿,是韩作君转业入警前的任务。1998年大学毕业后,韩作君被特招入伍,十余年军旅生涯,他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为国家寻找矿藏。
找人,是进入警营后韩作君的工作。“敲击一万下键盘,比对出一个线索”,一张薄薄的物证研判结果背后,是常人看不到也难以想象的艰辛。为破获一起盗窃案,韩作君曾盯着一平方厘米的指纹连续研究10多个小时。无数个月光铺满窗台的夜,与键盘敲击声和虫鸣为伴,从清晨枯坐到深夜,韩作君沉浸在痕迹比对的世界里,数十年如一日。这条路注定与长夜相伴,与寂寞相守。
“我破不了所有的案件,但我要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把能破的案件破好。”韩作君坚定地说。十余年寻矿生涯,磨炼了韩作君不轻言弃的性格,一条路走不通,换另一条路。韩作君将耐心赋予时间,以时间淬炼出一双“火眼金睛”。
近16年来,韩作君共勘查各类现场2200余次,利用指纹比中案件1200余起,通过技术比中嫌疑人1000余人次,通过视频人像等比中各类案件嫌疑人3000余人次,协助全市公安机关侦破系列案件270余串,涉及2300余起案件,其中绝大多数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侵财性案件。以他名字命名的“韩作君工作室”成为全市刑事技术交流的平台和疑难案件侦办的强力支撑。曾经,韩作君战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如今,韩作君战斗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国为民,韩作君一直追寻在路上,从未停止。
坚守本心 始终认认真真地搞技术
“刚到刑警队时,大家都很烦他。别人出现场半个小时,他出现场两个小时。后来,因为他细致的现场勘查,连续破获了多起重大案件,大家打心眼里佩服他,都喜欢上了他,并主动向他学习。”洛龙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杨晓刚和韩作君一起共事近16年,韩作君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执着,他最有发言权。
“现场对技术民警来说,就是生命”,每次勘查完现场,韩作君总是第一时间将现场提取到的检材录入系统进行比对。
“2023年6月16日地下室被盗案,捆扎带复原行为符合王某、孙某的作案手法。”在一页日记的侧面,韩作君作出这样的标记,这是他日常的工作习惯。17本工作日记中,到处可见他用红色笔标注的圈圈点点,被他圈画出的未破案件,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一个笔记本中,夹着一张被剪掉的地图,被韩作君密密麻麻地圈画着,地图上方,韩作君画出一个轮胎印,共有12个地方呈散射状与之关联,韩作君用直尺将它们一一画出。韩作君介绍说,这是证据关联,将各类痕迹物证、行为特点以图表形式关联起来能更直观地反映出案件特点,从中找出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打防措施,控制发案。
每天查看洛阳全市违法犯罪人员建档指纹,每隔四天查看并重新编辑比对全市录入的现场指纹,是韩作君已养成多年的工作习惯,为的是及时比中线索,尽量不让现发案件成为积案。
“坐得住,耐得住寂寞。”大家都知道,这是韩作君选徒弟的两个标准。“我做的都是基础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认真细致地走好每一步。”韩作君在毫厘之间,慢慢求索,让真相还原,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
韩作君比中率为何高?破案为啥快?为啥擅长串并案?“坚守本心,始终认认真真地搞技术。”这就是答案!
他只不过是比别人更努力了一些而已。案件侦破后,韩作君喜欢回头看,2009年以来,韩作君把经手的每一起案件,每一个线索,都记录了下来。同事出现场回来,韩作君总是习惯性地问一下现场建档情况,翻看现场照片及视频资料,熟悉现场指纹及作案人相关特征,找寻案件间的关联线索,久而久之,相关数据也深深地镌刻在了他的脑海中。再遇到类似案件,这些信息便会在大脑中快速运转,在信息碰撞中,案件线索便逐渐明朗。“大案快破,小案多破,以实际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这是韩作君在工作日记中,有关大小案的记录。“破小案,是为了防大案。”在韩作君眼中,没有大小案之分,每一起案件他都会拼劲全力。
慎始敬终,行稳致远。“别烦我,正在工作中。”同事对韩作君低沉的拒绝声音极为熟悉。一旦埋头进入物证比对,韩作君完全沉浸其中,直到物证开口“说话”,光明把黑暗深处照亮,罪恶无处遁形。
不伟大也不渺小 只是很普通
“2019年8月14日,多云。上午老城分局盗窃摩托车案视频查看;近期现场指纹编辑入库比对。下午涧西区三院缴费,并等待结果。晚7时许,结果出,膀胱癌。2019年8月15日,多云转晴。上午,老城分局盗窃案件视频查看,认为王某可疑,可进一步工作……”这是韩作君癌症确诊当日和次日的工作日记。
确诊后的第二天,韩作君如常又坐在了办公桌前,继续检材比对。2019年8月21日,是韩作君第一次化疗的日子,当日上午化疗结束,下午在家休息,没有想到第二天,他又坐在办公室开始了检材比对。
面对他人的不解,韩作君一脸平静地说:“我大脑还可以正常运转,四肢也能动,在家呆着肯定胡思乱想,坐在办公室,多比对出几个嫌疑人,分散一下精力,不是更好吗?”
患病以来,韩作君带病勘验各类刑案现场300余个,协助侦破系列案件120余个,提供各类涉案人员线索2600余人次,对很多大案、要案、悬案、疑案的破获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照顾韩作君的身体,单位没有安排他值夜班,并减少了出现场次数,韩作君就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案件分析比对研判上。2024年研判出潜逃34年的2名命案积案在逃人员。但只要有重特大案件,韩作君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参与案件侦破工作。韩作君说:“很多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干的,功劳绝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只想研判出更多的线索,才能对得起大家对我的照顾。”
所以,很多次的立功机会,他让给了同事,组织有意让他担任领导职务,他拒绝了:“我干不了领导,我就是干技术的。”
“我不伟大,也不渺小。只是很普通,很普通。”这是韩作君的微信签名。“天下少贼”这四个字被韩作君写在一本工作日记的第一页。“天下无贼是至高目标,天下少贼是现实目标,我一直相信:我努力一点,我们这座城市就会安全一点,所以我要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韩作君依然淡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