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交警利用无人机开展“护学岗”工作。王娅 摄
“我是金沙县公安局空中快警,现已对事故拍照取证,请立即撤离……”近日,贵州省金沙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利用无人机巡逻时,发现一起轻微交通事故,立即通过空中喊话提示车主撤离现场。
2024年5月,根据毕节市公安局安排部署,金沙县公安局成立全市首支警务航空队“鼓韵警鹰”,一场以无人机技术为核心的警务改革在全市公安机关拉开序幕。每当夜幕降临,警用无人机航灯闪烁,“空中卫士”盘旋在毕节街道、社区、山林之间,守护着万家灯火。从治安巡逻到应急救援,从交通疏导到生态保护,无人机技术融入毕节公安工作方方面面,成为科技兴警的重要引擎。
机制重塑
“空天一体”释放改革动能
毕节市公安局立足“市县一体、全域联动”,深化拓展“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将警用无人机技术作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关键抓手。通过金沙县公安局“鼓韵警鹰”空中快警警务航空队先行先试,全市各区县因地制宜打造警航队伍。目前,毕节市已布建固定式无人机机巢28个,配备长续航、红外热成像、自动巡航等各类警用无人机92架,覆盖所有区县及重点乡镇。
“无人机的价值不仅在于飞得高,更在于用得好。这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一次系统性变革。”毕节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三科副科长张云青介绍,市公安局建立以情指中心为核心的“智慧大脑”,统筹飞行调度、数据分析、应急指挥等工作,联动建立交警、森警、特警等警种协同作战机制。同时,他们推行“飞手资质认证”制度,储备覆盖各警种部门及派出所的持证“飞手”700余名,形成了“市局+区县+派出所”三级无人机作战梯队。
毕节市各区县在警航队伍建设方面各具特色:七星关分局七星警航中队聚焦城区复杂场景实战,纳雍县公安局“珙桐警航”专攻山区应急救援,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无人机小分队着力于高原山地的生态保护与水域巡查……通过统一调度平台系统,毕节市公安局实现警用无人机跨区域支援,“一呼百应、全域覆盖”的“空天一体”网络不断完善。
效能跃升
“空地协同”守护平安防线
近年来,基层警力不足、巡逻盲区多等问题长期制约毕节市治安防控效能的提升。如今,警用无人机凭借高空视野、快速响应、全天候作业的优势,成为当地公安机关破解难题的“空中尖兵”,助推毕节市2024年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4.5%,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3.2%。
2024年7月16日凌晨,金沙县公安局城中派出所启动无人机对辖区夜宵摊点集中区域进行空中巡查,发现一起多人参与的矛盾纠纷。民警利用警用无人机第一时间行动,喊话提醒涉事人员保持克制,并引导地面警力精准处置,仅用8分钟就稳定了事态。
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警用无人机化身“空中交警”,对高速公路、国道、景区路段实行全时段巡查。2024年以来,在警用无人机辅助下,毕节市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1.36%,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用无人机及时找到了我父亲,后果不堪设想。”近日,纳雍县群众王先生感激地对民警说。此前,民警启用警用无人机开展高空搜寻,快速发现了走失老人。2024年以来,毕节公安坚持“空地协同”,利用警用无人机成功帮助寻回走失老人和儿童100余人次。
当前正值春季防火重要节点,警航队员操控警用无人机开展大区域耕地以及广阔林区巡逻。2024年,毕节公安通过警用无人机动态巡查,推动全市火灾警情同比下降22.6%。
治理升级
“三链闭环”提升服务质效
毕节公安以警用无人机技术为支点,推动“数据链、指挥链、责任链”实现“三链闭环”,让公安工作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转型。
通过整合全市公共视频资源,“警力、警情、视频、无人机”全要素可视化上图。依托“贵警110”智慧警务平台发起协同响应,毕节公安建立起可视化、扁平化指挥通道,确保整体任务高效闭环运行。
2024年7月25日,金沙县公安局木孔派出所利用警用无人机开展水域巡查时,发现某水域存在一处安全隐患。随后,他们联系上木孔镇政府推动整改。
为推动警用无人机外部协同,毕节公安联合林业、水务、交通、教育等部门及各县区,建立完善联动机制,实现应用成效从警务工作领域延伸至应急管理、生态保护、公共安全等基层社会治理各环节、领域。截至目前,他们及时巡查发现各类问题隐患138处,提示相关主管部门整改到位,整改率达100%。
“警用无人机不仅是警务工具,也是‘社会治理连接器’,为民生服务和‘打防管控建’注入了新动能。”毕节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政委郭效果说。2024年以来,毕节公安通过警用无人机协同治理守护万家灯火,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和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点评:丰富应用场景 提升警务效能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熊斌
当下,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公共安全治理格局。贵州省毕节市公安局深度探索“警用无人机+”应用场景,切实发挥新技术、新装备对公安实战的支撑保障作用,在交通安全管理、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增添“空中视野”、彰显“空中速度”。
从单一应用到系统重构——固定式无人机机巢部署、多机型配备、三级无人机作战梯队建设和一体化系统平台搭建,系统性整合推动警务模式升级。毕节公安聚焦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实现了硬件、软件、人才“三位一体”,形成了覆盖全域、响应迅速的空中力量网络,有效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警用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改变。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与预警推送,毕节公安将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有效实现了防患于未然。警用无人机的体系化建设成为撬动多部门协同治理的支点,推动实现隐患闭环整改。毕节公安跨领域协作,构建起“问题发现—精准派单—联动处置”的责任链条,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生态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