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公安机关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置于突出位置,深入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聚焦精准打击、联动共治、法治宣传,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全力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北海市公安局食药环旅犯罪侦查支队接到群众举报:海城区四川路一商铺非法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手机配件。接到线索后,专案组迅速展开调查,现场抓获涉案人员2名,查扣假冒商标标识的手机配件一批,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
6月27日,北海市合浦县公安局民警到辖区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劳姗姗 摄
为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北海公安以“昆仑—2025”专项工作、打击网络售假专项行动为抓手,建立“数据导侦、精准打击”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监测预警与预防治理,严厉打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侵权假冒行为,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和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他们专门成立食药环旅犯罪侦查支队,依托公安信息化警务机制整合各类警务资源,不断提升线索摸排、风险防控、打击犯罪等各环节工作质效。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涉案金额达480余万元。
此外,北海公安持续强化“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力度,突出“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查流向”,严格落实涉知识产权案件侦办“一案一专班”要求,充分应用智能化手段,依托日常巡查走访、联合执法、网上举报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案件侦破能力和水平。
“爆款产品刚上市就有仿品出现”“商标被恶意抢注”……近日,北海市公安局联合多部门举办企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邀请辖区行业代表参与。会上,企业集中反映维权过程中面临的取证难、周期长等问题。各部门针对性开展专业指导,从源头上规避因权属不清或证据不足导致的维权失败风险,为企业注入发展信心。
“保护知识产权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公安机关还不够,只有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力量,同频共下‘一盘棋’,才能真正构建大保护的工作格局。”北海市公安局副局长戴宏强介绍,他们不仅联合文旅、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还与检察院、法院建立常态联络机制,围绕证据规格、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同时,北海公安加大对互联网电商、社交平台的巡查力度,加强协作交流,拓展线索来源,精准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7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300余家。
“以前对知识产权了解不多,这次学到了很多实用知识,以后遇到侵权行为就知道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了。”7月15日,在北海老街,一位商户在听完民警的宣讲后说。当天,北海市公安局联合多部门走进周边商户,向经营者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引导商户诚信经营、合法经营,自觉抵制侵权假冒商品。
北海公安坚持将宣传与打击工作同步推进,在常态开展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节点,深入企业单位、社区街道集中开展普法宣传,鼓励群众举报制假售假线索。今年以来,他们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18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3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3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