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的广袤大地上,千亩良田稻浪翻涌,稻香四溢,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醉的丰收画卷。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为守护好这片承载着丰收希望的沃土,近年来,北海市公安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遏制耕地“非农化”、管控耕地“非粮化”为核心任务,创新工作机制,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耕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筑牢耕地保护的坚固防线。
利剑出鞘
雷霆出击严惩违法犯罪
近日,合浦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接到线索举报称,合浦县石康镇红碑城村附近有人非法占用耕地。接到线索后,森林警察大队组织专案组立即对线索展开调查。经查,郑某在未取得相关用地批准手续的前提下,擅自开采高岭土,造成57.88亩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目前,嫌疑人郑某因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近年来,北海市公安局将打击破坏耕地资源违法犯罪作为首要任务,以“昆仑”系列专项行动、专项工作为抓手,精准聚焦“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职能定位,紧盯重点区域、关键部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采用“集群战”“协同战”等高效作战模式,对破坏耕地资源的案件坚持快侦快破,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全方位织密打击网络。
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北海公安不仅快速处置新发案件,还对积压案件进行集中攻坚,深挖犯罪背后的利益链条,实现“破一案、挖一串、治一片”的良好效果,有效减少了破坏耕地资源违法犯罪的存量,从源头上控制问题增量,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涉土地案件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
协同联动
凝聚耕地保护强大合力
在保护耕地工作中,单靠公安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加强与各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为此,北海公安积极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建立起紧密的协作关系,构建起线索直通、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检验鉴定等全方位的绿色通道,通过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之间及时沟通工作进展,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他们聚焦耕地保护重点工作,建立“田长+检察长+警长”协同合作机制,出台协作机制意见,启动耕地保护“行政+司法”新模式,通过加强耕地资源领域治理行政执法、刑事司法与检察监督高效衔接,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耕地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北海公安坚持预防为主,强化事前监督,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常态化耕地流向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全面细致地排查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一旦发现线索,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核查,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今年以来,他们已累计核查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线索11条,将许多潜在的违法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安全。
普法先行
筑牢保障粮食安全防线
“李婶,您看这张宣传单,上面画着的大棚如果建在农田保护区可是违法的。”近日,北海市公安局福成派出所民警陈海生蹲在田埂上,指着手中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耐心地向正在除草的村民解释。“原来是这样!我家邻居前阵子还说想在承包地盖仓库,我这就去劝劝他!”李婶恍然大悟,接过手册认真看起来。
北海市公安局以普法强基为重要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耕地保护宣传工作,组织民警深入乡村、社区,走进千家万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普及耕地保护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举办法律讲座等多种形式,让群众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北海公安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矩阵,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开展线上互动等方式,广泛传播耕地保护知识,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知晓率。
此外,北海公安还建立了群众举报线索受理反馈机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耕地保护工作,对群众提供的线索及时进行核查和反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共悬挂耕地保护横幅55条,开展相关宣传活动17场,发放宣传单1.2万余份,覆盖群众1.8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