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既有层峦叠嶂的山脉,也有蜿蜒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更有葱郁的山林。青岛市公安局以守护生态安全为己任,积极探索创新生态警务模式,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生态特色,为城市的生态保护构筑起一道坚固防线。
平度市公安局民警对群众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普法宣传。庚汝沂 摄
三级体系筑根基 “四长”联动破壁垒
青岛各级公安机关全面深化“生态警长+林长+湾长+河长”的“四长”融治模式,深入推进生态警务建设。
青岛市公安局围绕“山、河、海”生态保护区,探索建立集顶层设计、框架搭建、融合运行、长远发展于一体的生态警务青岛模式。
他们构建由市局、分(市)局、派出所三级“一把手”挂帅的三级“生态警长”组织体系;按照“一辖区一特色”的工作目标,各区市结合辖区生态环境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风景区、海岛、山林、滩涂湿地、河流等生态特色,打造生态警务室、生态联勤工作站68处,布建“生态警长”276名。
为进一步健全“打、防、管、治”一体化运行机制,青岛市公安局把全市68处生态警务室、联勤工作站打造成防范生态领域违法犯罪的“桥头堡”、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地”、收集群众民意的“情报站”、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点”,全力开展保护生态资源、打击违法犯罪工作。
平度市公安局积极推行“林长+河长+警长”生态警务模式,组织发动治安积极分子、网格员、社区干部、护林员、涉及生态工作人员组成“生态义警队”36支,加强对生态重点区域的巡逻防控,以“警察蓝”全力护航“生态绿”。
莱西市公安局积极推行“四长”融治工作模式,组建多元生态保护力量,围绕河流、山林和湿地等生态阵地,为莱西市生态环境编织严密的保护网。
多元融合激活力 协同共治促发展
青岛市公安局充分发挥专业警种打击效能和综合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构建生态保护多元共治新格局。
为做强生态警务建设的“党建联盟”,青岛公安机关建立“1+N+X”运行模式,实现公安机关、党政机关、涉林企业、社会团体有机统一。他们以“昆仑”“护松”专项行动为抓手,以实施“四长”融治模式为契机,持续加强与园林和林业、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整合多部门力量,实现信息共享、问题共商、执法联动、隐患共治。为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青岛市公安局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保护志愿者队伍,激活社会力量,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实现生态警务全域覆盖的协同共治新格局。
城阳分局以深入推进党建联盟、生态联盟建设为推手,强化党建融合,整合多方资源,开展生态警务工作。即墨分局依托“情指勤舆”一体化平台,加强与治安、刑侦、网警、环食药侦等警种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打击治理涉林涉野生动物犯罪协同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