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至1941年,侵华日军多次进犯湖北枣阳。枣阳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组建抗日游击队。新四军第五师在此建立地下交通线。中共随枣地委地下联络站向大别山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员和物资。枣阳成为大别山抗日根据地的前沿战场之一。各游击队由中国共产党统一指挥、分进合击,多次痛击日寇。
最为当地百姓熟知的小王庄战斗就发生在枣阳市鹿头镇。1940年5月的一天深夜,中共地下党员陈锐霆率104名“先死队”队员突袭日军据点。经2个小时血战,以死伤70多人的代价,歼敌126人、俘虏1人。
时光流转,小王庄战斗遗址127米原战壕上弹痕斑驳,仿佛仍在述说着军民奋勇抗战的热血与担当。
薪火相传,精神永续。枣阳公安机关铭记抗战历史,凝聚奋进力量,以辖区30多处教育基地、警史馆、政治生活馆为载体,在中国人民警察节、清明节、烈士纪念日以及个人入警纪念日、入党政治生日等重要节点,通过“微党课”、“微宣讲”、重温誓词、文化沙龙、演讲辩论、情景演绎等形式,组织民警辅警接受教育,在感悟抗战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还积极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互促。2024年以来,共创建‘正义之剑,坚毅之师’‘三心融合打造禁毒先锋队’等5个党建品牌。”枣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王海霞介绍,“各基层单位深入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等系列活动,激励党员民警坚定红色信仰,履行神圣职责。”
昔日血火交织的战场,如今已是平安建设的主阵地。枣阳公安机关传承抗战精神,持续深化公安改革,聚焦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深化侦查中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等建设,让打击力量深度合成。同时,他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因地制宜推进“百千万”工程、“平安义警”建设,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源头防范中来,排除风险隐患。2025年上半年,全市民警辅警调解矛盾纠纷13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连续6个月可防性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
“我们将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枣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廖新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