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阳光收敛了夏日的锋芒,在黑龙江省穆棱市马桥河镇新站村的中东铁路历史文化穆棱陈列馆前洒下层层碎金。这座以中东铁路历史文化为题材的主题展馆,是黑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和牡丹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马桥河火车站根据中东铁路排站被称为‘八站’。1933年日军侵占穆棱后,马桥河人民在这片土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在中东铁路历史文化穆棱陈列馆里,记者见到了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牡丹江边境管理支队马桥河边境派出所所长门坤仑。在锈迹斑斑的文物前,他正向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民警辅警深情讲述抗战历史:“1935年6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四团团长侯国忠率部攻击了马桥河东大岗的日寇森林警察队,缴获13支枪和数百发子弹。”
“我们一直教育引导全所民警辅警传承抗战精神,激发戍边报国热情。”门坤仑介绍,建所52年来,马桥河边境派出所把抗战历史引入民警辅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利用各类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牢记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教育。民警辅警在教育中铸牢忠诚警魂,坚守在北疆边陲,守护红色沃土。
“这里曾涌现出‘双枪女侠’冯淑艳、‘红色教员’于明智等众多英雄人物。”记者来到马桥河镇北大岗北盛村南约4公里处的山梁,一座侵华日军碉堡遗址赫然映入眼帘。中东铁路历史文化穆棱陈列馆文物管理员崔爱军正在向民警辅警讲述马桥河地区的抗战历史。宣讲结束,民警杨昊天和辅警司侬来到碉堡旁的万亩大豆示范田巡逻。看着落花结荚的豆秧,杨昊天感慨:“当年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与敌人浴血奋战,今天我们在同一地点守护平安。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马桥河镇地处绥芬河、牡丹江、鸡西1小时经济圈的核心腹地,辖区面积560平方公里,边境线长5.6公里,有16个行政村、1万余名常住人口。自马桥河边境派出所建所以来,一代代民警辅警传承抗战精神,守护着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辖区有了平安底色,群众就有了安居乐业的底气。村民们说,当年革命先烈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精神没有丢。
“传承抗战精神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信仰和行动。”马桥河边境派出所教导员金磊介绍,该所积极依托全镇“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席会议机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仅今年以来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起。同时,派出所还在全镇建立22个警民微信服务群,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利用5个警务室帮助偏远村屯群众“帮办代办”各类业务80余件,大力推广“互联网+公安政务平台”,办理线上业务800余件。
采访中,已转任外地工作多年的老所长孙盛波,在电话中向记者讲述了一个雪中救援的故事。2007年2月,马桥河镇战胜村一名7个月大的女婴因肺炎引发心衰,生命危在旦夕,但因连日大雪封山无法送医救治。生死关头,派出所民警硬是通过铲雪、垫车轮的方式,在雪地中开辟出一条“救援通道”,将女婴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18年后,当年的爱民故事依旧在马桥河镇延续着——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40余年因故没有落户的新站村村民卜大娘在10天内落上了户口;被洪水围困的南沟村村民盖某和400只山羊在民警救援下平安脱险;因父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无人照顾的单亲女孩心妍有了满意的“新家”……派出所悬挂的一面面锦旗,成为警民连心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