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成就平安盛景;忠诚,守护万家灯火。
1月10日晚,随着振奋人心的旋律响起,流光汇聚成万家灯火,由公安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热血忠诚——2025中国人民警察节特别节目》成功播出,广获好评。
特别节目现场,讲述人和民警代表重温《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誓词》。 中国警察网记者陈路坤 摄
回首过去一年,人民公安队伍有付出也有收获,经历了许多生死考验和英雄时刻。导演熊冰介绍,特别节目选取了最具时代感、最有特点的七个维度,以“短片+人物讲述+访谈”的结构,回顾2024年度中国平安记忆,庆祝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这是对公安队伍披荆斩棘、矢志奋斗的庄严致敬
节目中,参与侦办缅北果敢明家犯罪集团案件的民警披露了有关办案细节。
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邱鑫介绍,缅北电诈集团为了疯狂敛财,用武装力量管控电诈园区,衍生了多种暴力犯罪。
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张昌慧说,温州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成立了800余人的专案组,历时一年多,辗转全国20多个省份、100多个地市调查取证,梳理出上万份书证、物证。他动情地说道,“我永远忘不了,温州和云南刑侦战友们在前线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关键物证的惊心动魄、生死考验!”
讲述人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张昌慧(左二)、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邱鑫(左一)在特别节目现场向观众敬礼。中国警察网记者陈路坤 摄
现已查明,明家犯罪集团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诈骗、非法拘禁等多项罪名,涉赌诈资金近百亿元。以白所成、白应苍、刘正茂、徐老发等缅北重大犯罪嫌疑人为头目的其他犯罪集团的侦查工作也都取得了突破,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好地控发案……这是人民群众的朴素愿望和公安机关的不懈追求。
来自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环境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的刘凌劼,在舞台上讲起一件“小事”。
有一次,刘凌劼和同事通过相关系统排查到了一个线索:为了让卖相更好,某菜市场摊贩用工业染色剂给小黄鱼染色。通过检测确定染色小黄鱼有毒有害后,民警迅速抓捕了犯罪嫌疑人。周围的老百姓弄清状况后,自发给民警鼓掌叫好。
特别节目现场,观众鼓掌。 中国警察网记者陈路坤 摄
刘凌劼介绍,杭州公安为了主动发现风险、预防犯罪,于3年前的中国人民警察节推出了“你送我检”活动,累计为老百姓检测食品6000余批次,并从中获取有效违法犯罪线索100余条,成功侦破了60余起有毒有害食品案件,守护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这是对公安队伍践行誓言、躬身为民的热情讴歌
2024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的“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宣传活动,引发了一场全警关于“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在怎样的路上”的灵魂追问与血脉溯源。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驻香山。守卫香山的公安卫士为中国共产党顺利“赶考”保驾护航,也为香山派出所根植了“为党中央站岗,为老百姓守夜”的红色血脉。
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香山派出所从警30多年的老民警刘伯亮,就是传承红色血脉、一心服务为民的优秀代表。这些年,他熟知山上每个区域,及时为迷路、遇险游客提供救援,被称为“香山活地图”。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在新时代,香山派出所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忠诚践行使命?我想,就是踏实、真诚、用心为辖区百姓的平安做好服务,在香山守望平安北京。”香山派出所所长郭鹏说。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3年前,重庆市璧山区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民警张耀元开始在区里各个学校建“树洞”——孩子们可以把心里话写下来放进洞里。截至目前,璧山区60所学校都建起了“树洞”,共收到6500多封信件。
每一封信背后,都是一颗期待守护、治愈的心灵。舞台上,“树洞姐姐”张耀元满脸幸福地说起那些孩子:8岁的小女孩瑶瑶把张耀元的联系卡挂在脖子上,这样就能感觉一直和“树洞姐姐”在一起;当她把少年李亦辉带到梦想中的泳池时,孩子眼里有了光,也从此找到了人生赛道。
这是对公安队伍改革奋进、百炼成钢的深情礼赞
讲述人在特别节目现场做主题演讲。(拼接图)中国警察网网记者陈路坤 摄
舞台上,天津市公安局科技信息总队民警高永龙坦言,家里人经常会问自己,“你既不办案子,也不抓坏人,到底在忙什么?”
“我特别骄傲地说,我是新时代民警,用科技力量支撑警务实战。”高永龙介绍,2022年,他带领团队开发了提供深度数据支撑的“5110”服务热线,解决支援程序太繁琐、警种协作不同步、数据支撑不给力的问题,被一线民警亲切地称为“我的110”。
“5110”服务热线能帮助公安民警更快到达现场、更快地寻回群众走失的亲人。“2024年,天津110接报的人口走失警情中,相关人员已全部寻回。这是我们对这套系统最好的认证。”高永龙说,未来已来,让科技创新为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插上加速度前进的翅膀!
天津是全国公安机关建立完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一个典型样本。
过去一年,全国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有效催生了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续写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新篇章。
公安工作现代化,归根到底要靠人来实现。
负重长跑、雪中狙击、战术突击、搜索围捕……大屏幕上,一个个特警处突训练的画面“燃”动全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特警八支队民警冯瑞走上舞台。几个月前,28岁的她在“尖刀·使命”2024年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中,获得了女子手枪实战射击科目亚军。
“那些成千上万次的训练,关系到在反恐处突一线,我的队友能否安心地将后背交给我;关系到在最关键一刻,我们是否能承担起职责使命。”冯瑞告诉现场观众,“我生长在新疆,父辈们辛勤建设的、生我养我的沃土,现在应该由我们来守护。”
这是对公安队伍无悔逆行、舍生忘死的真切缅怀
现场大屏再现了烈士原陕西省西乡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民警史礼海牺牲前的情景:
2024年4月10日22时,史礼海和战友处理一起醉酒滋事的警情,手持尖刀的刘某某刺伤两名村民。危急时刻,史礼海挺身而出,将村民护于身后,自己却被刺数刀后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史礼海的爱人周丹噙着泪花走上舞台。阴阳两隔,她隔空向丈夫倾诉:“我就当你参加了一场没有归期的行动,我会记得我们彼此的承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照顾好这个家,替你尽未尽的孝,好好培养儿子,陪着咱们的父母、儿子好好走,慢慢过。”
看到这里,现场观众饱含泪水,深情鼓掌。
特别节目现场,观众被牺牲民警的事迹感动。中国警察网记者陈路坤 摄
“他们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也让我们对警察职业的敬意油然而生。”现场观众胡艳双动情地说,“史礼海用身躯护住群众,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彰显出了他作为人民警察最纯粹的担当和大无畏精神。”
“在中国警察博物馆的英烈厅,史礼海的名字已经镌刻在英烈墙上。”随着主持人刚强的介绍,2024年牺牲人民警察的名字呈现在大屏上。
满屏的名字令人震撼、心碎,也令人在沉思中积蓄力量。当考验来临,如何选择?现场观看节目的民警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忠诚是我们的本色,是我们共同的座右铭。”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法制支队中队长张冀南说,“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事迹,让我对‘国之大者的忠诚担当和人民至上的大爱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在节目的最后篇章,讲述人和民警代表高擎右手,在这个庄严又温暖的警察节之夜,重温入警誓词:“我是中国人民警察,我宣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矢志献身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
这是今日中国的平安记忆,这是人民警察的奋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