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漳州市区有市民报警称电动车被盗,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以下简称“漳州110”)路面警组立即赶往现场,并将警情信息同步发给市公安局侦查中心。路面警组用时2分40秒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后反馈信息,侦查中心在研判基础上,指令另一组路面警力追踪抓捕,不到30分钟就人赃俱获。
“传统执法办案模式中,民警在接处警后,登记相关信息,再流转给属地派出所,办案流程长。”“漳州110”大队长洪森说,如今,前端路面警组与后端侦查中心一体联动,实现接警同步研判、处警同步指引,警情处置更加精准高效。
这一变化,是“漳州110”警务机制改革的最新战果。市公安局侦查中心通过打破信息壁垒,整合公安机关内外部信息资源,为路面警力提供信息查询、视频调取等服务,成为侦查破案、支撑应急的“最强大脑”。
“漳州110”是110接处警工作的探索者、先行者。1990年,漳州市公安局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实现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功能的有效整合。30多年来,“漳州110”持续推进接处警模式改革,统筹推动机制建设、网格划分、人员配备、科技支撑等改革任务,将“再快一秒”理念融入接处警各环节。
2023年,漳州市公安局将指挥调度队伍重新纳入“漳州110”队伍体系,正式编为“漳州110”八中队,整合“接警、巡逻、处警”警务链条,进一步实现警情和案事件“快派快处、快破快挽、快督快结”。
1月8日11时45分,10余辆警车从“漳州110”基地出发,执行交接班任务,赶赴执勤辖区。“漳州主城区被划分成12个网格,各配备1名民警、1名辅警及1辆警车,24小时巡逻,在重点区域还配置警力定点武装执勤。此外,我们不断优化完善巡警守面、特警驻点、PTU武装巡逻、警用无人机支援的‘巡特融合’勤务模式,构建完善立体巡防体系。”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负责人介绍。
2024年以来,“漳州110”接处警5分钟到场率为92.93%,10分钟到场率为99.97%,日均处置警情163.92起。
向改革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通过智慧手段赋能、专业队伍建设等,“漳州110”实现人员、数据、手段、业务从“单兵出击”向“合成作战”转变,做强“无人机+”巡防警务,不断在“专业”上挖潜力,为涉水、涉火等警情处置提供科技支撑。
“上岗之前,想一想为民宗旨、查一查警务装备、整一整警容风纪。”每周六,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忠诚馆)前广场,“漳州110”进行岗前交接仪式,这是“漳州110”每轮勤务班上岗前的必备环节。把优良传统立在根、把管理制度抓在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是“漳州110”传承发展、保持先进的法宝。
“漳州110”不断发扬警队优良传统,通过师徒结对、设立荣誉日、每月开展集中整训等一系列措施,传承红色基因,培养队员的集体荣誉感、使命感,让“漳州110”这面旗帜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漳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漳州110”将聚焦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努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持续深化改革,推动体系更完善、机制更科学、运行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