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也是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的“生日”。从广州第一声报警铃声响起,至今已过去39年。
多年间,广州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创新变革,从率先进入计算机时代,到与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广东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发展成为市民心中不可替代的“生命热线”。一代又一代接警员用电话线架起警民沟通的桥梁,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救民于危难。
接通首个报警电话
“我是广州警队最后一名在岗的第一代接警员,明年就要退休了。”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蔺梅感慨万千。
1986年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创立110报警服务台。第一代接警员是6名刚走出校园的女警,蔺梅是其中之一。
广州的第一个报警电话正是蔺梅接通的。“还记得第一天值班,我早早做好接警准备,各级领导纷纷来到接处警大厅。”蔺梅回忆道。
突然,一声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整个大厅都随之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呼啦’一下围到了我身边。”虽然经过了全面培训,蔺梅还是有点紧张,但她马上平复情绪,在大家的注视下,接通了电话,按照接警程序引导报警人提供相关信息,同时在心里分析警情性质。接着,她又马上通知派出所出警,民警到达现场后蔺梅再次电话联系辖区派出所,核查警情的真伪并督促处置。
如今,在广州警察历史展的展馆内,还陈列着第一代广州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看着被封在玻璃罩内的旧物,蔺梅回忆起39年前的人和事。“那时每天下班,我们都有小组会,讨论当天接警工作中哪些处理得好,哪些处理得不好,一起总结。”
而这个习惯沿袭至今。39年后的110接警员们,仍会在次日的交班会上,复盘总结问题。每年,广州110还会开展系列培训,针对各类警情定制课程,总结处置流程。
升级变革从未间断
随着接警量不断增长,如今,广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已拥有一支248人的接警员团队,每天接警量超2万起。同步增长的还有广州110的服务水平与技术水平。
蔺梅回忆,39年前,6名女警全是手动接听群众的报警电话,按下录音键后,再用纸笔一字一句快速记录警情。为了不耽误处置时间,她们几乎背下了整个警务单位电话本。如此一来,放下群众的报警电话,她们就能立刻准确定位事发地所属公安机关,并迅速联络到人。
广州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建立十余年后,又率先进入计算机时代,彻底改变“一人一电话”的手工操作模式。1996年12月,广州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正式使用计算机接处警。1997年7月,广州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启动各区分局的电脑系统联网,开启了110报警服务计算机时代。
计算机时代到来了,蔺梅和同事们必须尽快学会使用电脑。“回家就拼命练,对着报纸打,最重要的就是快。”蔺梅表示。
如今,每位110接警员都是录入高手,每分钟敲100字是最基本的要求,部分接警员录入速度甚至达到了每分钟200字。
与此同时,升级变革从未间断。2003年,广州市公安局110接处警新大厅正式启用,并沿用至今。而此时的接警量已相当于1997年全年接警量的16倍。
2014年至2017年间,广州110陆续与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广东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并设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线,整合提升广州市政府部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
2024年,广州市公安局建立了新的110接处警大厅。在不久的将来,同城双中心的接警模式即将实现,将极大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坚守治安“第一防线”
如今,广州110的“接力棒”传递到新一代接警员手中。
2016年入警的杨沁润是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警情管理科民警,负责做好110接警员值班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参与警情全流程处置跟办盯办的轮值。他与蔺梅成为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同事。“梅姐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也是第一代接警员,常和我们分享经验,她的言传身教对我有很大帮助。”杨沁润说。
相比多年前,接警员面对的警情已有所改变:非警务警情增加,尤其是矛盾纠纷类警情。对这一改变,杨沁润感触颇深:“现在群众的维权意识都比较强,发生纠纷后通常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110,也是因为他们比较信任110,但部分事项公安机关没有管辖权。”
鉴于此,紧随群众所需,广州110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广东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立联动协作机制。
“例如,我们接到涉及非警务事项的电话后,会根据情况指引对方拨打对应热线。”杨沁润介绍。
为护航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州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还设立了“护航企业”专席,专门接处广州市涉企业类报警,对企业政务诉求及时指引至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快速办理,对涉企业违法犯罪线索、紧急求助等警情提级处理,指定专席跟进接处警工作。
2024年9月18日14时许,110报警服务台接荔湾区某企业法定代表人报警,反映有人冒用其公司名义生产了大量假冒产品。110报警服务台“护航企业”专席接报后,立即指令荔湾区分局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处置,在一仓库查获一批假冒伪劣产品,并对涉案人员进行依法处理。
39年间,广州110薪火相传,成为维护广州社会治安的“第一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