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正向着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国际会展之都”的目标迈进。赛事、演出、会展等活动如火如荼,人们情绪高涨,气氛热烈。据统计,2024年,上海共有5.7万场营业性演出,吸引了超过2500万人次参与,票房达51.7亿元,国际国内赛事共创造直接经济收益113亿元。
一项项数据的背后,凝聚着上海公安创新举措、提升水平,用智慧破解“安全”与“体验”二元命题的不懈努力,也饱含着公安机关竭诚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
“您慢点,注意脚下!”“您可以走专用通道,就在前面。”3月1日至2日,一场演唱会在某文化中心举办,共接待观众2.2万人次,其中有不少中老年观众,70岁以上的观众有200余名。上海浦东公安以“绣花”功夫营造安全有序的观演环境,尤其是保障“银发”观众群体的安全。
“考虑到不少中老年观众可能是首次来这里观看演出,我们联合主办方开展多次巡查,反复推敲观众进场、散场路线,设置‘银发友好通道’,高密度规划指示标识与志愿岗,确保安全畅通。”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治安支队大型活动管理大队大队长程君介绍,公安机关在道路入口区域设置前置预检口,在演唱会入口处增设“蓄水池”区域,避免人员积压造成拥挤。
聚焦群众感受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公安通过科学部署、科技赋能、部门联动做实做细大型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将安全管理融入优质服务。
5月25日至26日,徐家汇体育公园里的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等4个场馆同时开放,场内外人流峰值达10万人次,却在演唱会结束后仅半小时就基本完成人流疏散。有啥妙招?这背后的关键,是徐汇公安坚持向科技要战力,实行扁平化指挥模式,实现了指令畅通、响应灵敏、处置高效。
6月22日晚,2025赛季中国足协杯淘汰赛在浦东足球场举行,申城“德比”吸引了2.3万余名球迷观赛。浦东公安提前部署,合理利用场馆建筑体和硬隔离设施分流主队、客队球迷,由内至外构建起“圈层防护”网络,为赛事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去年以来,众多顶级马术赛事在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举办。浦东公安针对专业比赛形态安全保障要点进行差异化分析,对场内外各类因素进行全面排摸,针对马匹习性、赛事特点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赛事正常有序进行。
此外,上海公安在确保大型活动安全有序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在服务保障上“精准滴灌”,减少活动主办单位安保成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对经常举办5000人以上活动的18处场馆(地),我们按照‘一馆一方案’原则,制定安保配置基础标准。主办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形成安保方案,有效减轻经济负担。”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支队民警李晓铭介绍,上海公安还对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展馆举行的不同展会进行安保力量统筹,减少企业的安保开支。6月初,有7个展览在新国际博览中心同时举办,观众共计9万余人次。经过浦东公安统筹安排,各主办方安保开支较各自单独主办节省了20%。
上海公安将“安全、规范、高效”的理念落实到每一次安保工作中,以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创新实践,诠释超大城市治理的“刚柔并济”,助力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在文化交融、体育竞技、经贸合作的舞台上,绽放更安全、更开放、更精彩的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