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刚曾与歹徒在洒满汽油的房间缠斗,勇夺歹徒手中的打火机;狂奔2公里擒贼,手指骨折浑然不知;为救轻生少女,冒雨翻越湿滑的7楼塔型楼顶……他围绕派出所主防业务,创新科技信息化平台,不足1年时间,辖区发案数同比下降30%。
科技创新赋能基层实战
刚走进塘西派出所时,你不会感到任何与众不同。但是,当你转弯来到派出所的“最强大脑”——综合指挥室,“科技感”扑面而来。不时跳动的数据,即时展示着辖区警情变化的信息。近期哪类案件突出,哪个时间段案件高发,哪个社区矛盾纠纷比较多?这些问题不用再耗费人工去查找分析,数据平台24小时智能化监测分析研判,实现了一屏统揽、一图展示、一目了然。这是沈刚带着一批青年民警,历时半年自主研发的平台,“专业+机制+大数据”现代警务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该平台实现了对每日、月度、全年等多时段警情的同步监测,数据关联和下钻,多维度自动梳理反映辖区警情趋势。原本需要花费人工30分钟统计的数据,现在不到4分钟就可以自动运行完毕,不仅效率提高了近8倍,而且精准度更高,将民警从繁杂的数据中解放出来。同时,沈刚自研数据算法,优化警情反馈机制,打通了派出所调度指挥“中枢神经”,将警情分类至社区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基层警情分析深度不够的难题,进一步提升了警务效能,强化预防警务的针对性。
叮铃铃,叮铃铃……2023年6月14日,塘西派出所接到了一起报警电话,有群众在辖区的一家生鲜超市里发生了纠纷。11天后,这家生鲜超市又有人电话报警,还是纠纷。不久,派出所又接两三个不同的纠纷报警电话,地点都是生鲜超市。7月初,沈刚通过“警情场景化分析平台”发现了这一不易察觉的重复警情。经过了解,门面房的二房东因经营不善,想与开生鲜超市的租客提前解约,二人产生了经济纠纷,双方因达不成共识矛盾逐渐加深。于是,沈刚联系了社区、司法所人员,一起上门为双方做调解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半个月内,沈刚先后组织双方进行了8次调解,最终让双方达成和解,将一起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应用科技手段,主动发现问题,将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巧搭数据模型,做好重点预防,将预防打击犯罪做在前面;为派出所主防工作提质增“智”,沈刚一直在不懈努力。多年来,结合派出所工作实际,沈刚先后摸索出了多个工作法,“敲”出了适用于派出所的多个应用平台模型,解决了许多基层民警办公破案的琐事难题。他还不断将数据建模应用到破案更广泛的范围。2024年以来,塘西派出所传统侵财案件同比下降21%,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3%,辖区发案数同比下降30%,社会治安环境不断改善,派出所主防效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沈刚曾积极参与到多个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推广中,提出各项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实现了案件事前监督、法律条款智能引用、数据自动提取等功能,真正做到为基层民警减负。
正是这种“敢干、想干、能干”和“干好、干实”的作风,让沈刚2020年两次站上“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最高领奖台,并被纳入公安部科技信息化专家后备人才。
“一个人强不叫强,一群人强才叫强。”2023年,“沈刚科技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让科技创新的魅力在基层派出所内“浓”了起来,动力“强”了起来。沈刚带着一批青年民警,立足“打牢基层基础、优化创新效能、整合创新资源、贴合实战需求、完成数字化转型”等5大目标开展实战研发工作,涌现出一批小而精、贴地气、符合基层派出所需求的信息化应用,多项创新成果被省、市推广应用。
奋不顾身守护百姓安全
2024年3月14日,马鞍山的天空阴沉沉,小雨淅淅沥沥地飘着。一名16岁的花季少女,站在一处居民楼楼顶的屋檐边摇摇欲坠,年轻的生命随时有可能一跃而下。
接到报警的沈刚跟同事匆匆赶到现场,楼下已聚集了众多围观群众。女孩所在的阁楼位置房门紧锁,救援人员无法靠近,现场救援陷入僵局。
千钧一发之际,沈刚毫不犹豫冒险从隔壁单元翻窗爬出,顾不上湿滑的瓦片,翻越坡顶,从7楼仅有半米宽的屋檐艰难地向女孩身边挪动。
“说实话,踏出的第一步我就晕。逼着自己不往下看,这时候哪能退,必须得把孩子拉回来啊。”沈刚坦言,不是不怕,而是当时救下女孩的意志帮他克服了恐惧。
一边步步挪近,一边尝试劝导女孩。“待了这么久,你渴不渴?喝口水吧,我帮你把水放这。”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沈刚借着递水给女孩的由头,一把拉回了女孩,成功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事后,同事后怕地说:“遇到这种事情也要考虑自己的安危。”可他却说:“我是所长,这种事我不上谁上。为了孩子的生命,冒点险,值!”
从警21年来,沈刚经历过类似的惊险场面还有很多。
2014年,在一起盗窃案件的抓捕过程中,沈刚遭遇了犯罪嫌疑人的疯狂反抗,导致右手无名指骨折。他忍住伤痛,坚持把嫌疑人抓获归案后才去治疗。经医院诊断,沈刚的右手肌腱断裂,至今无法恢复。他距离“死神”最近的一次,是在处置一起纠纷警情过程中,嫌疑人将对方居住的房屋内倒满了汽油,手拿打火机扬言要同归于尽。关键时刻,沈刚不顾个人安危,看准时机扑向了嫌疑人,成功夺下了打火机。
一次又一次,守护群众,他不畏生死。
赤子情怀牵挂群众冷暖
1米83大个的沈刚看起来粗犷,却有着耐心细腻的一面,时时刻刻把百姓家的琐事记挂在心上。
2024年9月18日,上午10时许,正在所里的沈刚却迎来了两位年逾古稀的“老熟人”。本是冤家的两位老人,这一天却笑着相约一起来到所里,各自给沈刚送上一面锦旗。
原来,两位老人三年前为找个老来伴,便领了结婚证。但由于性格不合,时间久了矛盾更是进一步升级。今年6月,老两口吵架时,老太太报了警。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这家务事不断不行。沈刚隔三岔五都要上门给两位老人做调解工作,电话更是打了无数次。起初,老太太有点钻牛角尖,一度将调解纠纷的沈刚都给埋怨上了,还说要去投诉沈刚。
可架不住沈刚“耐磨”,经过3个多月地连续上门做工作,时时嘘寒问暖,陪老人拉家常、话过往,与两位老人的关系也渐渐热络起来,两位老人终于愿意听沈刚的劝说,解开心结,重归于好。
为感激沈刚,他们相约在中秋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各自定制了一面锦旗,一起来到派出所送给他。
时间,从来不语,却见证了所有真心。从警21年,沈刚披星戴月脚步不停,成功调解各类纠纷6000余起,救助迷路走失群众100余人,挽救危难群众30余人,研发各类数据警务模型20余个,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深挖线索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700余人,获群众赠送锦旗100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