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男,汉族,江西上饶人,198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三大队一中队民警。
从警19年来,一直奋战在公安执法一线,将刑侦技术和打拐寻亲相结合,组建“杨敏寻亲工作室”,无偿帮助430余个家庭团圆,举办认亲活动38场,得到群众充分认可。
点亮希望,重聚离散家庭
2008年,杨敏参与了四川抗震救灾,当他目睹震区那满满整面墙的寻人启事时,内心被深深震撼,真切地感受到深植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那无比浓厚、血浓于水的亲情。在之后的日常工作中,杨敏接触到一些失散家庭后,他内心那坚定的信念之火瞬间被点燃,没有丝毫犹豫踏上为失散家庭寻亲的道路。
1990年10月14日,南昌市进贤县年仅四岁的儿童胡某失踪。2021年7月底,杨敏根据公安部“团圆”行动工作要求,对胡某父亲进行回访调查并再次采集血样检测。通过深入分析数据,发现福建一名男童与胡某父亲的族群数据有大部分重合。经综合分析,最终确认男童的父亲陈某防即为1990年进贤县失踪儿童胡某,此案例为江西省首例通过父亲DNA族群特征,隔代比对查找成功的案例。
1994年前后,南昌市发生多名儿童被拐系列案。案件于1995年告破,但受制当年的办案条件与侦查手段,被拐儿童中仍有3名下落不明。杨敏重新调阅当年卷宗,认真梳理相关线索,对陈年积案开展调查。通过重新调阅案卷,顺线追查,最终在福建省成功查找到两名当年被拐儿童。
2020年7月,杨敏在群众求助中发现涉拐线索。一名女子通过网络求助,称自己2004年被拐骗,疑似江西南昌人,杨敏迅速开展核查工作,通过对全市历年数据进行排查,最终在南昌市经开区找到女子父母,并在贵州成功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
从2015年至今,杨敏已成功帮助全国各地451个离散家庭实现团圆。
破解谜团,勇担责任使命
杨敏不仅在打拐寻亲工作中表现出色,在侦破命案积案方面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担当和智慧。他积累了丰富的寻人、辨人经验,以及海量的资源数据,成为了刑侦支队的一把利刃。
2022年7月,刑侦支队对南昌市命案积案进行整理时,发现一起故意杀人案15年来一直无法落实受害人真实身份,案件的侦办工作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这个案件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每一个刑侦人员的心头。杨敏主动承担起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深知,这个案件不仅关系到受害者的正义能否得到伸张,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敏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时光,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件的侦破工作中。在一个个华灯初上的夜晚,他独自坐在办公室里,仔细查阅当年的现场资料、尸检材料,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那些陈旧的文件和照片,仿佛在向他诉说着当年的案情。他一遍又一遍地分析着每一个细节,试图从中找到破案的线索。然而,一次次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被否定的推断让他感到无比的沮丧。但杨敏没有放弃,他坚信,每一次失败都是在告诉自己正确的方向就在前方。
2022年11月2日,早餐中一口麻辣的凉拌粉瞬间让杨敏找到了方向。他清楚地记得,死者的尸检材料里关于胃部食物的表述有凉拌粉、辣椒。之前寻找的范围太大,所以在海量的资源中,死者的信息无法有效被筛选出来。而根据死者被证实的死亡时间,杨敏推断食用南昌凉拌粉不是尝试性的行为,而是自然、随性发生的,所以死者应该就是南昌或周边城市人口。这个推断让重点的查找范围一下大幅度缩小。
杨敏紧紧抓住这个线索,重新整理思路,并将资源进行整合。他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经过努力,最终在2022年11月4日晚上发现高度疑似对象。那一刻,杨敏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紧张。他知道,这个线索可能是破案的关键。随后,经过DNA检验,确认了受害人的真实身份。这个重大的突破,为这起命案积案的后续侦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让正义得到了伸张的希望。
爱与责任,照亮归途正道
2018年,在刑警支队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杨敏寻亲工作室”成立。它宛如一颗希望的种子,在离散家庭心中发芽。工作室全力为民寻亲,如明灯照亮寻亲家庭的黑暗。在杨敏带领下,工作室团队不畏艰难。他们成功举办38场“回家的路”认亲活动,每一场都是亲人相拥而泣的感人团聚,饱含着对工作室的无尽感激。
2023年,刑警支队以工作室为依托打造“警徽照亮回家的路”党建品牌。党建与业务融合为寻亲工作注入新活力。工作室还与民政救助机构、福利院对接,助力特殊弱势群体回家。同时,工作室强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相关工作,牵头制定有关工作实施办法,推动教育矫治评估工作常态化开展。
杨敏积极投身对有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矫治工作,深入学校与家庭了解孩子情况,琢磨其心理动向,以交流让孩子感受关怀与理解。他还参与家、校、警三方座谈交流,探寻教育引导之法。
小文(化名),一个2010年出生的南昌进贤男孩,长期辍学,不服家庭管教且与校外不良人员来往密切。2023年7月因盗窃触犯法律,经评估后送专门学校教育矫治。杨敏在接触小文初期遇到极大抵触,小文本能抗拒交流。但杨敏没有放弃,多次走访学校与家庭从侧面了解情况。他得知小文家庭环境复杂,父母常吵架且对其缺乏关爱。于是,杨敏一方面劝导小文父母改善关系、关爱孩子,另一方面尝试与小文建立信任。
在法治课上,杨敏针对小文挑选案例生动讲解违法后果。在心理辅导课上,设计团队合作游戏让他学会沟通合作。经过努力,小文慢慢放下防备,开始分享想法感受。杨敏发现小文有重返学校的意愿后积极协调学籍问题。2024年8月,小文经评估通过离开专门学校重返校园。入学前,他和母亲特意来到工作室对杨敏表示感谢。像小文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在杨敏的努力下有了可喜变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杨敏的示范带动下,全市160余名优秀青年民警加入“警徽照亮回家的路”项目,截止2024年9月,项目结对帮扶的学生中,有的重返校园,有的自食其力,重新违法犯罪率大幅下降。
杨敏用爱与责任,将那些在迷途上的孩子引回正道,也为离散家庭带去了团圆的希望,正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一条条幸福的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