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男,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参军入伍,2003年转业至公安系统工作,现任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胜利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也是青海省首位“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
从警以来,王刚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默默守护着全辖区上万名群众的平安,实现了“万人社区不发案、万人社区无电诈、万人社区一家亲”的社区治理“新奇迹”。
从军装到警服 坚守为民初心
2003年,从军19年的王刚主动要求转业到地方工作,被分配到西宁市公安局,成为了一名头顶国徽、肩扛盾牌的人民警察。改变的是服装颜色,永远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
在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王刚自学法律法规,主动拜师求学,“当时我们中队只有6名侦查员,两人一组,值班时受理案件,不值班时去查案子,梳理线索、摸排取证、抓捕审讯都得会。”
当侦查员的第二年,王刚和同事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超300万元的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是一名老师,被借调到教育局工作,他利用家长对其的信任,以托关系走后门为由,骗取没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家长钱财。同时,他还伪造证件,将租赁来的汽车和房子转手卖给其他人,以骗取钱财。”
案子破获后,他收到了受害者送来的锦旗,“我真切得感受到了警察这份职业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必须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扎根基层一线 彰显使命担当
因工作变动,2007年王刚成为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公安分局南滩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
“当时我服务和管理5000多户15000多名群众,大部分群众居住在老旧平房和自建房,因为自建房没有门牌号,所以管理难度大。尤其是凤凰山路和苦水沟地带,人口密度大,人员成分复杂,人口流动性强,治安问题突出。”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王刚自编门牌号逐一入户登记人员信息,掌握居民的基本信息和财产情况,让社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在工作中,王刚发现管区的老旧平房区频发盗窃案,针对这一问题,他一方面深入受害者家中了解情况、调查取证,宣传如何防范盗窃,另一方面向所领导汇报并提供线索,尽快锁定犯罪嫌疑人。在他的努力下,先后抓获盗窃人员15人、吸毒人员27人,为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守护了一方百姓平安。
为了方便群众联系自己,王刚还自掏腰包制作了民警信息公示牌,将公示牌挂到每个小区和清真寺,将私人联系电话公布于众,“我的小灵通24小时开机,一直守护在群众身边为他们排忧解难。”
最让王刚自豪的是他与辖区各民族群众都能“打成一片”,“为了更好得服务不同民族的群众,我主动学习民族风俗习惯,在过节期间去看望慰问他们,在生活中给予帮助。”
加强综合治理 创建无诈社区
2016年,王刚调入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胜利路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上任初期,用一己之力构建起辖区反诈防诈“防护网”。
“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预防性犯罪,事后打击不如事先防范,多破案不如少发案,多追赃不如不受骗,我必须要提前行动,提高群众的防诈意识。”
王刚通过讲解预防新型网络诈骗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再辅以讲述鲜活事例,以案释法,让群众知晓诈骗分子常用手段、诈骗方式,并利用“警民联系微信群”,在线上为辖区群众宣传反诈小知识。
为进一步巩固反诈防诈工作成果,2023年,王刚自己掏钱制作了20块反诈防诈提示牌,悬挂在辖区居民小区、商业区、写字楼等人员密集场所,丰富宣传形式。
至今为止,王刚的辖区内从未发生过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实现了由“主打”向“主防”转变,打造了“零电诈”辖区,守住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用实际行动为辖区群众构筑起一道反诈防诈的“防火墙”。他的反诈防诈工作经验和成果前后被人民日报、人民公安报、新华社、中新社、青海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坚守为民初心 服务一方百姓
“在社区办公后,与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属于‘零距离’服务群众。”2020年7月28日,王刚被任命为北商业巷社区党委副书记,也是青海省首位“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
“辖区内多为老旧小区和商业圈,沿街铺面及写字楼个体户达750余户,下岗人员多,管理难度大。在社区工作后,服务群众的效率直线上升,平均每个月解决近40多件事情。”同时,辖区还搭建起由治理网格、网格员、警民联系牌、微网格微信群组成的社会治安治理集群,矛盾纠纷社区网格内化解率达98%以上,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工作多年来,王刚坚持帮扶辖区的4户8名困难群众,逢年过节,王刚都会买些肉、米面油、牛奶、水果、蔬菜、粽子、月饼等慰问品去看望他们。春节时,还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饺子皮、饺子馅,给老人包饺子,陪老人过节,多年累计花费4万余元用于帮扶辖区困难群众。
2021年初,王刚发现很多办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白天没时间去派出所领居住证,了解到群众的这一困难后,他开始提供“居住证送上门”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路”。
为了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感,王刚在2023年创新打造了便民“摊位点”,“我的辖区老年人口占比大,每逢下雨下雪,出门买菜成了最大难题。为了方便群众购买蔬菜,经与城管部门、社区、物业协调,决定在五四大街44号院和54号院设置便民‘摊位点’,引入信誉高的商贩在小区内摆摊设点,并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为了感谢多年来辖区群众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配合,2024年,王刚主动召集辖区群众,向他们汇报辖区的工作成绩,虚心听取辖区群众对自己的意见建议,并向辖区群众免费赠送爱心西瓜,回馈辖区群众对自己的支持。
在多年平凡且忙碌的工作中,王刚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腿要勤、耳要勤,嘴要勤、脑要勤、手要勤、眼要勤,80%以上的工作时间沉入辖区,将矛盾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最大限度防控犯罪行为的发生。
在他的努力下,近7年来辖区报警率下降了75%,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95%,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23次,解决困难求助1076次,利用下班时间上门送居住证685户、172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