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男,汉族,河南辉县人,197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大学学历,2006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天山区分局黑甲山派出所一级警长。
出生于红色家庭的王磊,父母都是军人,自幼便在心中埋下保家卫国、忠诚为民的种子。入伍15年、从警18年,他始终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怀着对橄榄绿和警服蓝的深深挚爱,投身人民军队和公安工作,不管是当兵还是从警,他骨子里有着军人特有的血性和担当,他对党的忠诚和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始终未曾改变。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长年扎根在基层一线,切实履行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群众、推进社区治理的职责任务,在本职岗位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创新的“一杯茶”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0余起。
冲进火场疏散群众 左手粉碎性骨折
“我下楼就看到了王磊警官,看我行动不便,他立马把我护送到安全地带。当时,楼上还不断有东西掉下来,他真的太勇敢了!”被及时救助的孕妇娜女士感动地说道。“如果不是王磊警官,被玻璃砸到的就是我,受伤的也是我,是王警官救了我,是他替我受了这么重的伤,感谢我的社区民警王警官。”
2024年4月7日19时,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某小区的一栋高层住宅冒出浓烟,天山区公安分局黑甲山派出所民警王磊接到警情后,立即赶往现场处置救援。
“往外走!离建筑物远一点,大家不要惊慌……”王磊手持对讲机一边向火场中心跑,一边冷静指挥疏散群众。
“抱住头,跟我走!”
这时,王磊发现楼内有一位孕妇,他一边大声呼喊疏散群众,防止高空坠物伤及群众,一边迅速上前护住这名孕妇前往安全地带。就在此时,一块玻璃从天而降,正好砸在王磊的左手上,划出一道血口子,当时心中只想着快快将群众安全护送出去,全然不知自己已受伤。
“你手上怎么全是血?”赶来的同事惊诧的问道。这时,王磊才发现自己的左手背上出现了一条巨大的口子,“可能被掉下来的玻璃划到了,我都没感觉到疼……”
火势得到控制后,王磊被送上了急救车。
经消防部门调查,起火房间当时没有人,不排除电器线路引起的火灾。
在消防队员、民警辅警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一小时内成功将火扑灭,火灾未造成群众伤亡。
经医院诊断,王磊左手粉碎性骨折、三根肌腱断裂、血管损伤、神经损伤。
“那种危急情况下,只想着尽快解救群众。”躺在病床上的王磊,回顾当时场景时说,“我是人民警察,保护人民群众就是我的职责使命。”
这就是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出、危急时刻豁得出的警察本色。王磊从警18年来,爱岗敬业、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成为大家信赖的多面民警。已参与执行10余次重大安保等勤务任务,危急关头他始终冲锋在前,他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不畏牺牲的壮举,生动诠释了一名普通基层民警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岗位职责的担当。
不顾自身危险 解救燃气中毒群众
“王警官在哪住院啊?就让我们去看看吧!”
“对啊对啊!我们过去还能打打下手,帮帮忙!”
就在王磊因救人住院后,辖区很多居民都非常关心,特别是居民吐女士,一定要去医院照顾他,但王磊都一一婉拒了。
“当时,要不是他,我们全家都完了!”吐女士这样说。
从吐女士的口中,我们听到了这样的故事——
2023年4月,吐女士在家中做饭,一时大意忘记关闭煤气阀门,当时吐女士并未察觉有煤气泄漏。过了不多一会儿,她就感到头越来越重,一头栽倒在厨房门口。吐女士的孩子见状,吓得哇哇大哭。
“这屋里的小孩子怎么一直在哭?”这时,正和同事一道入户走访的王磊路过吐女士房屋门口,听到孩子啼哭不止。细心的他立即发现,屋里并没有家长的声音。
“会不会是小孩子被反锁在里面了?”随后,他一边安抚小孩情绪,一边引导孩子打开房门。房门被打开后,王磊才发现,吐女士家中的门窗都是关闭的,一股刺鼻的煤气味扑面而来。
“你们快去把屋内门窗都打开,煤气关掉,一定要注意安全!”王磊一边指挥同行的民警将小孩带至安全区域,一边拨打120,又赶紧进屋开窗通风。
进入屋内后,王磊发现了晕倒在厨房门口的吐女士。来不及多想,他一把将吐女士抱起带至安全区域并检查她的情况。在检查过程中,王磊发现吐女士的喉咙处有堵塞物,导致她呼吸困难。
时间就是生命,王磊小心翼翼地将堵塞物从吐女士的喉咙中清理出来,并尝试进行心肺复苏,一直到吐女士的情况有所好转。待120急救医护人员赶到,王磊和同事将吐女士和孩子一并送往医院,经及时救治,吐女士最终脱离危险。
创新“一杯茶”调解工作法 化解纠纷700余起
多年的基层社区工作,辖区的商户、居民都把他当成了自家人,有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由于所在辖区为多民族聚居区,杂事多、琐事多,经常会发生比较急的矛盾,2023年7月,王磊在金银路社区警务室开设“平安茶馆”,创新“一杯茶”调解工作法,一杯热茶、几张椅子就是全部的“设备”,当遇到需要调解的小矛盾、小问题,先引导群众坐下来,通过喝茶稳定情绪,慢慢了解矛盾原因,拉近彼此的关系,实现事态平息、矛盾化解,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先坐下喝杯茶吧!”这就是王磊的“锦囊妙计”。这种调解法让群众信得过、想得起、有感情、有温度。
2024年1月,王磊在走访入户时了解到,居民刘大妈与楼上住户产生了矛盾。
起因是刘大妈发现自家楼上住户董先生要将阳台区域改造为淋浴房,认为会影响自己的居住环境,于是上楼劝阻,希望董先生能够理解楼下邻居的感受,对改造计划进行重新考虑,并将阳台恢复原样,却遭到了董先生的强硬拒绝。
了解情况后,王磊将双方请到社区警务室“平安茶馆”开展调解。
“先坐下,喝杯茶,有问题咱们慢慢说。”在轻松的氛围中,王磊和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人员共同劝导董先生,让他认识到改造计划可能给邻里带来的不便和潜在的安全问题。董先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也将阳台恢复了原样,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邻里间“和睦相处”看得到王磊调解的身影,夫妻“琴瑟和鸣”里也有王磊留下的“和谐音符”。
2023年11月,辖区居民顾先生与妻子因琐事发生口角,因矛盾激化报警,王磊第一时间赶往家中。
面对情绪激动、争执不休的夫妻俩,王磊第一时间拉开了夫妻二人,避免了直接冲突,以“背靠背”的方式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
在分别谈话的过程中,王磊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和不满,说和夫妻双方“以心换心”,让二人认识到对方的立场和想法。经过一番开导和耐心劝解,夫妻双方的态度逐渐缓和,情绪也得到了平复。
见此情形,王磊趁热打铁,将双方从“背靠背”的调解方式转化为“面对面”的沟通,鼓励夫妻双方开诚布公地交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他的引导下,夫妻俩开始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最终达成了和解。
……
在王磊的职业生涯中,已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2000余起。“基层民警就是爱管‘闲事’‘小事’,但这些事儿,有时候也就是一杯茶的事儿。”王磊说:“作为社区民警,就是要和群众交心,为群众定心,让群众暖心——这就是我的工作准则。”
扎根社区18年 大事小情了然于心
“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这是王磊对社区居民常说的一句话。
古奶奶是社区里的老住户,长期独居,孩子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回来探望。这天,古奶奶家中的水龙头坏了,她第一时间想到了王磊。
王磊二话没说,带着工具箱匆匆赶往古奶奶家。他先是关闭了家里的总水阀,止住了哗哗外流的水,随后仔细地检查水龙头,发现是水龙头的内部零件损坏了,王磊熟练更换了新的配件。很快,水龙头恢复正常。
修理完毕后,王磊并没有急着离开,因为他发现古奶奶的房间有些杂乱,于是卷起袖子开始打扫屋子,不仅将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将原本杂乱摆放的物品也归置整齐。
对于古奶奶这样的独居老人,王磊做到的不仅仅是陪伴,他还会帮助老人处理一些生活上的小麻烦,比如修理家中电器,或是帮忙购买生活用品……“为群众服务,就得多问几句、多搭把手。”王磊常对身边的同事这样说。
“社区好比一棵树,民警是树根,居民是土壤。只有深深地植根于土壤之中,树才能枝繁叶茂。”扎根基层社区警务工作18年来,王磊被同事称为“活字典”,他用脚步丈量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辖区3780户居民的门牌号,是他每家每户确定编排的,他的脑袋就像计算机一样,辖区的千家万户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什么家长里短,什么大事小情,无所不知、了然于心......每当社区群众有事求助,他总能第一时间响应群众的需求,第一时间出现在群众需要帮助的地方,不厌其烦的听群众诉说,然后尽全力帮他们解决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已帮扶110余人,救助贫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60余人,解决困难办实事好事1000余件。作为社区民警,他还负责辖区7个小区的户籍工作,因为户籍制度不断优化,群众户籍遗留问题多,办理户口是群众的一大需求。目前王磊累计帮助群众解决户口难题2000余户,涉及5000余人的户口问题。
橄榄绿化作警服蓝,变的是两鬓的青丝,不变的是责任使命、始终扎根基层的坚定信念。如今,王磊就像长在老百姓心里的一棵树,在群众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是王磊同志做好社区警务工作的誓言。由于常年不分昼夜的工作,经常连续加班至深夜,高强度的工作使得他已经装上了心脏支架,并患上高血压和糖尿病。年轻同事总是让他“工作上脚步慢一点”,可他却说自己离退休还早,哪有那么多矫情。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辖区群众的事情可等不得,慢不了……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基层社区民警,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用自己的行动阐述着一个基层民警的责任和担当,尽心尽力为民服务,为辖区和谐稳定不懈努力奋斗,用自己的兢兢业业书写一名“老兵”片警的不平凡“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