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至8月是新疆伊犁最美的时节,翠绿的草原、苍松映衬的雪山、蓝天下盛开的花海,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伊犁边境管理支队深耕“景中有警”旅游警务模式,强化整治、防范、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全力守护景区景点安全。
7月,昭苏县夏塔景区迎来了大客流。伊犁边境管理支队夏特边境派出所提前部署,将警力合理分布在景区游客中心、入口等重点部位,确保各景点秩序井然。
伊犁边境管理支队强化巡防管控,深入景区开展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督促景区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全力为游客营造安全、稳定的旅游环境。同时,深度研判景区流量分布规律,实行高峰守点、日常巡线、整体控面勤务模式,大幅提升旅游警务工作质效。
针对各景区重大安保多、民俗活动多、流动人口多的特点,伊犁边境管理支队积极探索“人防+技防”“空中+地面”立体巡控模式,借助景区内部视频监控,24小时对警力巡防、客流和车流量进行实时监测。
近日,霍城县福寿山景区两名商户因琐事发生争执。警务室民警与景区管委会以及旅游、司法部门联合开展调解,妥善化解了纠纷,促使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像这类小矛盾,景区几乎天天发生。”民警李远南说。针对这种情况,警务室民警与当地村委会、景区管委会等工作人员组建调解分队,按照一站式受理、多元化处理、源头性治理的要求,搭建矛盾纠纷受理、化解一站式平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伊犁边境管理支队还在各大景点设立警务工作站、流动警务服务车,将警务工作延伸到景区和游客身边,提供“零距离”优质服务,形成困难有人帮、遇事有人管、服务质量高的警务工作格局。
“伊犁边境管理支队将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实现公安政务服务、旅游服务和警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以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擦亮伊犁边境旅游品牌,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伊犁边境管理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