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这是我们的警民联系卡,上面有民警的联系方式,大家有什么线索或困难都可以联系我们的片区民警。”连日来,珠海边检总站湛江边检站在霞山、调顺、宝满、东海岛、雷州等码头一线,向船舶代理、口岸企业、码头工人等群体发放警民联系卡,构建码头网格化管理新格局。
“冬季行动”开展以来,湛江边检站紧盯岁末年初口岸一线治理特点,全面开展以数据研判、口岸片区治理、矛盾风险化解为主的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加强涉海跨境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全力维护口岸安全稳定大局。
该站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紧扣当前海港口岸分析研判、管控查缉任务重点,完善风险预警评估机制,重点围绕涉海跨境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提升打击海上违法犯罪的能力水平。
湛江边检站深入推行港口“警、企、民”深度融合的“片区管控”综合治理模式。面对点多、线长、面广的港口实际,该站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制作发放警民联系卡350余张,收集有效线索20余条,积极探索构建“枫桥式”港口边检综合治理模式。通过区分不同层级的管控区域,实现边检民警100%区域覆盖、3-5分钟快速响应,在口岸重点区域、在港船舶监管和夜间突击检查等方面加大实施频率,联合口岸联检、港区派出所、码头企业等单位开展港区大清查,全面形成港区协作共管新态势。
针对船舶水下船体检查,湛江边检站积极走访水下潜水作业公司,建立警企协作机制,探索推出“蛙人+机器人”的水下船体检查方案。去年12月20日,湛江边检站部署开展“水下蛙人+海面船艇+无人机”三位一体的联合船体检查行动,首次使用蛙人参与联合检查。今年1月8日,水下机器人在湛江霞山港区顺利下水,该站通过水下机器人实时回传的影像信息,对船舶水下部分开展细致排查,有效攻克了传统检查手段的局限,全面提高检查覆盖面。
“群众生活中的小矛盾、小纠纷、国际航行船舶的检查管理、跨境违法犯罪的打击治理……这些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该站边防检查处谢立洋副处长表示,“在源头化解风险矛盾,在末端落实见效,全面构建更加和谐、安全、稳定的国门口岸。”
“冬季行动”开展以来,湛江边检站深化“边检+出入境+N”工作机制建设,与驻地和邻省出入境管理部门建立情报信息互通机制,派遣精干警力参与涉案地出入境违法犯罪案件侦办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战果,有效防范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提高了口岸治安掌控力,筑牢了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