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冷,大家巡逻时穿暖和点儿,别冻感冒了。”12月21日18时45分,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二环南路南侧的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2号警务工作站,市中区分局特巡警大队二中队民警、值班组长杨彬召集7名组员安排夜巡工作,“今天是周六,晚上家庭纠纷、醉酒迷路类警情可能多一些,噪音扰民也可能出现,大家在处理时要熟练运用法言法语,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冬季行动”开展以来,济南市公安局依托“四级巡防”体系,实行车巡、步巡、视频巡三结合,采取定路线、定警力、定时间、定点位、定职责、定勤务机制“六定措施”,做到警力动起来、警车巡起来、警灯亮起来。市中区分局巡防警力每日都在360人次以上,实现“平安守护24小时不打烊”。
12月21日,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2号警务工作站民警在辖区商圈巡逻。吕卓军 摄
2号警务工作站巡逻区域在市中区南部,包括城中村、大型社区和学校,人口约24万人,最远地区离警务工作站10公里。站里配备巡逻车2辆,巡逻民警在上午、下午、晚上开展3次巡逻。
19时,警车驶离警务工作站,开始巡逻。
“停下,路口有人挥手。”沿1号路线巡逻的警车里,杨彬对驾驶员说。
“警察同志,我们捡到一个手机,应该是一个穿黑羽绒服、骑电动车的人落下的。绿灯一亮,我们叫他没叫住……”5位姑娘向民警解释道。
“你们是在附近上大学的吧?拾金不昧,好样的!留下个电话,失主找到后,我们会通知你们。”杨彬向姑娘们竖起大拇指。
“有一位女士报警说遭受家暴,地址是……”这时,对讲机里传来指挥中心的指令。
行车口角、邻里纠纷、迷路走丢……哪里有警情,民警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平均一晚上开车要转上十来圈,警情常常在20起以上,复杂区域要步巡检查,每名巡逻人员都得走1万步以上。”杨彬说。
“现在天气寒冷、干燥,居民取暖设备容易引发火灾、一氧化碳中毒,各类盗窃案件也极易在冬季夜晚发生,我们要不断加强夜间巡逻力量、增加巡逻频次。”市中区分局十六里河派出所社区民警陈兴珍对记者说。
针对人员聚集区特点,“冬季行动”中,市中公安积极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范,组建了大观园义警队、“红场1952”义警队、餐饮联盟义警队等,加入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回忆起12月5日到政务服务中心给义警队员颁发“冬季行动先进个人”证书的场景,大观园派出所副所长荣振强仍很兴奋。
原来,政务服务中心义警队员夜巡时发现一名骑自行车的中年男子形迹可疑,立即上报。大观园派出所据此顺藤摸瓜,仅用24小时便破获盗窃自行车案,将嫌疑人抓获。
“巡逻民警多了,口角纠纷少了,治安秩序更好了”……群众的赞誉和肯定,映射的是民警夜巡带来的触手可及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