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警察博物馆警察历史陈列馆,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格外引人注目:挑着水迎面走来的年轻女子身着旧式警察服装,面带笑容,朝气蓬勃,正与坐在路旁缝补衣服的大婶热情打招呼……照片上的主人公是新中国成立后南宁市第一代女警、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分局中山派出所前身临江妇女派出所民警颜宇群。
20世纪50年代初,颜宇群在辖区李奶奶家走访时得知,李奶奶独自一人居住,身体不好、无人照顾。当发现水缸里没水时,她就拿起扁担、拎起水桶帮李奶奶挑水。这一挑就是数年。后来,颜宇群调离派出所,其他民警主动接过这根扁担,继续帮李奶奶挑水,并照顾她的日常生活。
颜宇群为群众挑水的照片,作为闪光的记忆印刻在公安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发行的中国警察纪念卡上,述说着广西公安忠诚担当、为民爱民的感人故事。
当年的那根扁担如今珍藏在陈列室内,但其蕴含的精神却在一代又一代中山派出所民警的手中持续传递,民警们“挑扁担”的形式也在改变。面对辖区日益增多的矛盾纠纷,中山派出所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探索成立了“派出所主导、叶叔主调、多方联动”的“叶叔调解工作室”。
“虽然我已经退休多年,但是为党分忧、为民解忧的这个担子,我始终不敢放下,也不能放下!”今年已经71岁的工作室调解员叶寿腾说起自己的工作,内心充满了自豪。
去年3月2日,中山派出所接到辖区建筑工地的报警电话,称有21名务工人员与工地老板发生劳务纠纷。接警后,两名民警立即前往工地了解情况,并将双方当事人带到了叶叔调解室。叶叔了解情况后,先让大家稍安勿躁,建议双方选出代表参加调解,合理表述诉求。在叶叔的主持下,经过两个小时调解,工地方向21名务工人员支付了13.3万元工资。仅用一天时间,就将这起劳务纠纷圆满化解。
“人民调解员离群众更近些,更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大量社会矛盾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在叶叔看来,“用真情解民忧,让调解促平安”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每一起案件中。
基于叶叔调解工作室的成功经验,中山派出所总结出了“12345”调解工作法,有效推动各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调解成功率达98.4%,成为“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人民调解工作品牌。
同时,中山派出所还全面推动“叶叔调解工作室”警民联调品牌开枝散叶,示范引领警民联调平台建设,共发起配合相关部门组建了6个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6个行业性调解委员会,“老石调解室”“甘姐调解室”等一大批警民联调品牌相继涌现,齐心协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进入新时代,中山派出所在传承“挑水扁担”中再出发,锻造出“忠诚扁担、智慧扁担、红色扁担、连心扁担”。2019年以来,该所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等称号,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从威震南天的百色起义到波澜壮阔的广西解放,从打击反动势力到维护人民安宁,从简陋的板房到庄严的公安局……广西公安在斗争考验中淬炼忠诚警魂、在困难挫折中砥砺钢铁意志,成为捍卫祖国“南大门”的忠诚卫士。
新征程上,广西公安将以更强烈的政治担当、更深厚的为民情怀,忠实履行为国戍边、为民守护的神圣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建功伟大时代,在八桂大地上奋力书写党和人民满意的平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