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浩渺,水天一色。10月23日,站在陶岔渠首大坝,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丹江口库区画卷映入记者眼帘。
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的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始,也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如同南水北上的“水龙头”,承担着控制和调节水量的任务。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10周年。10年来,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水资源支撑与水安全保障。
“南水润北方。守护好清水永续北上,是公安机关应尽的责任。”淅川县公安局陶岔派出所所长柏瀚说。
因大坝而生,为护水而存。陶岔派出所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丹江口库区核心水源地,是一个专为保护渠首枢纽工程、水质安全而设置的派出所。从1975年建所至今,派出所民警辅警一任接着一任干,变的是时光岁月,不变的是他们守护一泓清水的承诺。
柏瀚说,派出所民警辅警始终把护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安保举措,筑牢平安之基。2022年4月,陶岔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党员辅警吴会勇2003年加入公安队伍,至今已在陶岔派出所工作21年,目睹了移民搬迁和渠首枢纽工程开闸通水:“每到节假日,总有很多北京、天津来的游客到这里拍照打卡。他们会对我说‘谢谢,我们吃的水有你们的功劳’。那时,我感觉无比自豪!”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陶岔派出所积极拓宽视频监控范围,对渠首重点区域和总面积近80万亩的水域实行全方位、多频段、多气候条件下的全天候巡逻,及时严厉打击偷捕鱼类等违法犯罪以及破坏水产、水利设施等各类违法行为。
同时,陶岔派出所建立健全日常工作、巡逻防控、安保勤务、多方联动、信息研判、应急处置六大机制,不断严密防控网络,夯实基层基础。在联动相关职能部门的基础上,派出所与库区周边相邻公安机关建立水质保护联席工作机制,在生态环保、交叉水域巡查防范、案件侦办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构建环丹江口水域治安联防联控工作格局。
警灯常亮,警察常在。陶岔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贴心服务群众,热心服务移民,暖心服务游客,交心服务企业,将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及时跟踪群众诉求,积极回应群众期盼。
根据辖区社会治安特点,陶岔派出所针对重点部位、重要景点等逐一制定了应急预案,全力做好服务保障。陶岔派出所在派出所和渠首警务室外设置了免费饮水机,暖心举措获游客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