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巢奇星(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袁州分局珠泉派出所三级警长)
整理:中国警察网记者曾芳洲、通讯员邬旸、彭懿雯
“张大爷,我打听过了,那天你跟老伴闹矛盾,心里也烦,一下子没忍住才跟李姐起了冲突。但是既然咱们做错了,都是邻里乡亲的,道歉不丢人,还显得您有担当嘞!”“李姐,张大爷已经知道错了,都是楼上楼下的,咱们早点把矛盾化解开,日子才能过得舒心啊!”9月18日,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新康府街道馨苑社区调解室里,原本剑拔弩张的张大爷和李姐在我的分别劝说下,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最后终于握手言和,达成和解。
巢奇星和社区志愿者一起走访群众,倾听诉求。刘璐摄
像这样的纠纷调解,是我作为一个社区民警的日常。对于社区民警来说,矛盾纠纷调解是必修课。小小的一门功课,却有着大大的学问,关乎辖区的稳定和安宁。
记得刚成为社区民警那会儿,在调解矛盾纠纷时,我总爱说一些自以为很专业的话。比如,处理因为噪声产生的邻里纠纷时,我先摆出一段噪声扰民的相关规定,试图以此作为约束他们行为的依据,但往往换来的是双方更加激烈的争执。
屡屡碰壁之后,在一次跟着社区大妈入户走访时,我发现大妈看似全程在“唠家常”,但群众听得懂、坐得住、有收获,效果奇佳。那之后,我就开始留意社区里的大爷大妈们是怎么跟群众搭话的,向他们学习跟群众“套近乎”的语言艺术。
渐渐地,我发现,在做调解工作时,善用“家常话”跟群众拉好家常,才能被群众当成“自己人”。大多数矛盾纠纷都是意气之争,作为社区民警,首先要让群众信任你,才能让群众更愿意从你搭的“台阶”上下来,进而循循善诱将双方引导到调解的方向上。
矛盾纠纷调解这门功课要想考高分,不仅要在矛盾纠纷发生时能够“春风化雨”,及时处置化解,让群众满意;更要在平时就做到“润物无声”,通过扎实的走访工作,及时排查消除风险隐患,让群众安心。“唠家常”式工作法也被我用在了走访工作上,不仅在入户走访时以“唠家常”为主,并且还不拘泥于时间地点,有机会就找辖区群众“唠一唠”。
“小巢警官,今天又这么早来社区啊?”“是呀,昨天晚上刚听说件事儿,睡不着觉,赶来跟大家唠唠!”9月3日一大早,像往常一样,我来到辖区馨苑社区开始了一天的走访工作。
一听有“八卦”,正在晨练的大爷大妈们热情高涨,都围了上来。我顺势把最近收集到的一些小纠纷酿成大事故的案例讲给大家听。
“是哟,家和才能万事兴哦!”“我回去也要跟我儿子说说,让他不要总是一点小事就着急。”听完后,大爷大妈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意见。
“很多矛盾其实就是在气头上话赶话闹出来的,一定要好好沟通!所以,各位叔叔阿姨,以后要是碰见这种沟通不了的事儿,千万别着急上头,直接联系我,我来帮你们分析!”我一看“氛围”到了,赶紧一边分发警民联系卡,一边瞅准时机开始“念叨”,走访效果还不错!
“拉”好“家常”,“唠”出平安。自2019年成为社区民警以来,我平均每年参与矛盾纠纷调解200余起。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纠纷127起,调解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9.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