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人民公安报》有很深的缘分和感情。她犹如一位良师益友,给我很多智慧启迪。
初识《人民公安报》,是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1992年秋天,我毕业分配到家乡镇政府工作,很快结识了几位年纪相仿的派出所民警。有一次去派出所,无意中发现《人民公安报》,便随手翻阅起来,第一感觉是可读性强。这次与《人民公安报》的邂逅,在我心中默默种下了“警察梦”的种子。
1994年5月,县公安局要从各乡镇选调一批干部,我第一时间报名申请,并经过严格选拔如愿穿上了心心念念的警服。至此,《人民公安报》就成了我的亲密伙伴。我们之间也慢慢从最初的“相识”到“相交”,直至成为“相知”。
入警后,我被分配到另外一个乡镇派出所工作。彼时条件较差,大家获取信息的途径十分有限。通过《人民公安报》,我可以第一时间学习公安部的决策部署,了解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先进经验。我逐渐养成了学报用报的良好习惯。对于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我会小心翼翼地剪下来,粘贴到笔记本上。我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之后,我辗转办公室等部门工作,并于2004年10月担任派出所所长。无论岗位如何变换,我学用《人民公安报》的习惯一直坚持下来,并且尝试着向《人民公安报》投稿。我第一篇被采用的稿件是关于加强基层派出所党建工作的内容。当时,我心情非常激动,后来又陆续投了一些稿件并偶有见报。
2007年11月,我调任县公安局政工室主任,与《人民公安报》打交道的机会更多了。每年征订报刊时,我都积极动员大家踊跃订阅《人民公安报》,还主动向其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内保机构推介《人民公安报》,并向帮扶村赠阅《人民公安报》。《人民公安报》以其独树一帜的行业特色、丰富多彩的新闻素材和高质量的稿件作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再后来,我的职务有所变动,但仍然分管政工,与《人民公安报》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我挤时间写稿,并鼓励民警积极投稿。特别难忘的是2013年3月31日,我的战友杨永鹏同志外出办案时因过度劳累因公牺牲。很快,由我参与撰写的《为破案连续奔波,从不言累的他倒在异乡——追记甘肃省永昌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教导员杨永鹏》一稿在《人民公安报》刊出,并被各大媒体转载。后来,杨永鹏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全局民警受到巨大鼓舞。
岁月如歌,一纸风华。从纸质媒体到电子读物,从油墨印刷到激光照排……每一次改版都是一次华丽转身,每一点进步都是一次厚积薄发。作为一名忠实读者,我衷心祝愿《人民公安报》越办越好!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昌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