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我走出校园,成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就在这一年,我在公安局采访时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人民公安报》。
我是新闻专业出身,对公安业务并不熟悉。如何做好公安新闻报道,让我犯了难。就在一筹莫展时,带我工作的师傅给我出了一个妙招,“你去找几份《人民公安报》看看,绝对有收获。”于是,我马上托公安机关的朋友找了几份报纸。
就这样,我一边学习,一边寻找灵感,如期完成了新一期《警方在线》的稿件,并得到领导的认可。这让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信心倍增。从那以后,领导指派我专门负责公安机关的采访。每当陷入创作瓶颈的时候,我都会找来《人民公安报》看一看、读一读,寻找思路和灵感。报纸上关于救助、破案、抓捕以及经验、人物等报道内容一应俱全,主题丰富,文笔生动,成为帮助我提升业务能力的“良师益友”。
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我于2017年7月进入东海县公安局,成为一名公安宣传工作者。面对新岗位新挑战,我并不慌乱,因为我有自己的“法宝”,那就是认真研读每一期《人民公安报》。为了做好公安宣传工作,我不断向同事学习各项公安业务,结合业务交流研讨《人民公安报》上的内容;在采写稿件时,我会在报纸上查找同一类型的稿件仔细研读,再结合本地情况撰写稿件。当第一篇稿件在《人民公安报》刊发时,我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无以言表。此后,我坚持学习,坚持随警作战。几年来,我撰写的《东海侦破特大销售网络游戏外挂案》《“现发案件侦破时间缩短了近一半”》等多篇稿件被《人民公安报》采用,为我的职业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民公安报》鼓励着我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暴雨中,我看到年逾五旬的老交警潘俊亮冒雨指挥交通;大雪中,我看到女民警管圆圆顾不上自己身上厚厚的积雪,扶着老人小心翼翼过马路;三伏天,为抓捕犯罪嫌疑人,民警王鸿刚躲在农场的草丛中浑身被蚊虫叮满了包……我用笔和镜头记录下让人既震撼又感动的一幕幕,记录下民警在一线奋斗的点点滴滴,感觉再辛苦也值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研读《人民公安报》,坚持学以致用,讲好警察故事,发好公安声音,为扎实做好新时代公安宣传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