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邵磊 摄
3月7日上午,阳光明媚。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正在进行,9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回答记者提问。
围绕高质量发展,他们都在关注什么话题?
老工业基地迎来新气象
新时代新征程上,传统老牌工业城市如何跟上潮流,利用好机遇和优势推动全面振兴、谱写新发展篇章?
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冰雪之都哈尔滨的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副市长张海华和来自西部老工业基地甘肃的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给出了回答。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哈尔滨人气满满,受到广泛关注。“这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爱市民同心协力、发挥优势推动东北振兴的一个缩影。”张海华说。
哈尔滨的现象级“冰雪热”为东北全面振兴带来启发和鼓舞。“要鼓足干劲、乘势而上,深入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东北在敢闯敢干、真抓实干中成为全面振兴的热土!”张海华充满信心。
与哈尔滨不同,提到甘肃,人们会想起敦煌莫高窟、古丝绸之路,想起大漠戈壁、驼铃声声。
“除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曾开启了中国西部近代工业文明的先河。”黄宝荣介绍。
甘肃省传统产业占比较大,应该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
“可能有人觉得新型工业化谈的是大国重器,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即便是一个生产食品的民营企业,通过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数字化经营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也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新意所在。”黄宝荣通过举例向大家介绍。
用优秀作品歌颂英雄、歌唱祖国、连通世界
“英雄的国度从不缺少英雄,更不缺少歌颂英雄的作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动情地说,“英雄负重前行、牺牲生命,我们要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歌颂他们。”
经典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够深刻地打动人心、鼓舞人心。
回忆起参与排练话剧《上甘岭》的经历,安庭说:“人民铸就了舞台上的高原,英雄就是高原上的高峰,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最壮阔的舞台。”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也是国家的闪亮名片。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常常去全球各地举办展览。每次只要看到熟悉的中国文化符号,他都会感到信心和力量。
“我希望以自身的努力来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能够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舒勇说。
将民生便利送到百姓家门口
新疆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单位面积含水量仅为全国的六分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新疆水利厅厅长梅钰给记者们讲了皮勒村的故事——
皮勒村位于帕米尔高原深处,长期以来,这里生活饮水十分困难。2023年7月,梅钰来到皮勒村时,村民带着他到家里,指着水龙头激动地说:“我们喝上了甘甜的幸福水!”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新疆实施了1428个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全区3666个农牧村饮水问题得到全覆盖解决和巩固提升。政府下大力气打通农牧区饮水的“最后一公里”,农民亲切地将自来水称作“幸福水”。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邓琳的工作也与民生息息相关。
“社区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家门口的服务直接关乎老百姓的幸福安康。”邓琳说。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了“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邓琳相信,将来会有更多可感可及的为民便民安民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社区服务需多方协同发力,探索推进联动机制,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万家。”邓琳建议。
(中国警察网北京3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