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记者在全国政协委员住地采访高满堂。中国警察网记者 张铮 摄
3月5日,记者在全国政协委员住地见到著名编剧高满堂时,由他担任编剧的电视剧《南来北往》刚刚热播收官。
《南来北往》讲述了以马魁和汪新为代表的两代铁路民警几十年如一日守护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故事,展现了铁路公安40年的风雨历程和时代变迁。
这是高满堂第一次创作公安题材剧本。他坦言,这次的创作存在困难,“我对于铁路警察了解不多,他们40年的人生阅历是怎样的?之前我对此几乎一无所知。”
为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生动鲜活地塑造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警察形象,讲好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警察故事,高满堂创作前做了充分准备。他在创作期间数次前往济南铁路公安局收集素材。光座谈会就开了好几次。从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高铁乘警,到70多岁的退休铁路刑警,老中青几代铁警,几十个人围着高满堂讲述他们的故事。
“看到他们,仿佛看到了一部铁路公安史。”高满堂感叹。认真倾听、仔细记录、深切感悟,他逐渐抓住了创作的脉络。
但是问题接踵而至——怎样走进他们心里,让他们愿意掏心掏肺地把内心最深处的话说出来?
于是,高满堂带着退休铁警周兴平、黄建宝和张山林上了绿皮火车。
“一上车他们的状态马上不一样了,眼睛一下子亮了!眼神犀利地一扫,铁路便衣刑警的感觉就出来了。”高满堂回忆道。
在晃晃悠悠的绿皮车上,老铁警打开了心扉,对高满堂讲他们怎样千里迢迢办案,讲他们的战友是怎样牺牲的……
“很多观众不满剧里马魁的牺牲,觉得我不应该把他‘写死’。其实,真实的故事就是这样的。”高满堂说,当年,为了保护旅客,济南铁路公安局民警与持枪歹徒殊死搏斗,最终一人牺牲、一人重伤。
“真实的警察故事总是最震撼人心。”高满堂唏嘘不已。
要真实,不要拔高——这是高满堂创作《南来北往》遵循的原则。在他笔下,无论是破大案、处理小偷小摸,还是服务群众,铁警的故事都是真实的。
“不要去创作‘光环’,只有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才是可信、可敬、可爱的。”对于如何讲好警察故事,高满堂认为,要用平凡细腻的笔触,在人间烟火气中找寻公安民警的不凡,才能跟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数据显示,《南来北往》央视八套首播收视率突破3%,峰值收视率突破4%,创下央视近年来爆款剧的播出新纪录。
对此,高满堂很开心。他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他与退休铁警周兴平的聊天记录,“我们经常交流,他们都非常喜欢这部剧,说看了之后很感动。”
关于未来的创作,高满堂说,“我对创作警察故事的热情不减,有机会的话,我还要继续书写平凡中的伟大。”
(中国警察网北京3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