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友,现任公安部鉴定中心涉爆案件侦查技术处处长,警务技术二级总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作为我国刑事技术领域的资深专家,孙玉友可谓荣誉等身。
老典型新作为!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孙玉友总是“学在前、做表率”,他将理论用于实践,变得更加忙碌,不是在实验室检验物证,就是在去现场勘查的路上。
一堂生动党课
“我们不能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
当警察,必须永葆初心。
如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7月1日,作为涉爆案件侦查技术处党支部书记,孙玉友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给处室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伴随着孙玉友的讲述,时光回到42年前——
“我考上兰州大学化学系了。”1981年,年仅18岁的孙玉友离开家乡——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踏上去往甘肃兰州的列车。回忆四年求学岁月,孙玉友印象最深的就是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和试剂。
“愿意当警察吗?”毕业时,公安部第二研究所(公安部鉴定中心前身)向孙玉友抛来“橄榄枝”。到北京去!这个决定,让孙玉友在刑事技术这条道路上一走就是38年。
38年来,孙玉友先后参与破获2007年河北承德歌舞厅纵火案、2008年深圳宝安制衣厂纵火案、2009年四川成都公交车纵火案等重特大案件。
38年来,孙玉友甘坐冷板凳,潜心于有关爆炸、纵火及枪弹残留物检验方面的研究,使我国爆炸、纵火案件的物证检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让现场重现,让现场说话,在瓦砾废墟间寻找真相。
38年岁月打磨,陪伴孙玉友的只有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和试剂,以及纵火案件和爆炸案件现场的惨烈场景;38年砥砺奋进,那个第一次看到尸体忍不住呕吐的化学专业毕业生,逐渐成长为享誉国内外的刑侦专家。
“我们不能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在党课上,孙玉友语气坚定地说,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多一些坚定、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细致、多一些办法,才能应对新挑战、建功新时代。
一份调研报告
“我们要将视线更多地放在基层”
涉案爆炸物的储存条件如何?在涉案爆炸物鉴定相关环节,有什么实战需求……孙玉友向记者提供的涉案爆炸物鉴定调研报告中,有一份针对基层公安机关的调查问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这令我感触颇深。我们要谨遵嘱托,将视线更多地放在基层!”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孙玉友带领处室同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并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根据统一部署,从今年开始到2025年底,新一轮为期三年的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地产生了一些涉案爆炸物鉴定需求。
为此,涉爆案件侦查技术处党支部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浙江省兰溪市以及贵州省正安县、金沙县等地,对刑侦、治安、食药环等多个警种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基层公安机关在涉案爆炸物鉴定中的现实困难和实战需求。
办案单位联系鉴定机构困难且对送检流程不熟悉,基层办案民警对涉案爆炸物危险性认识不足,刑事技术部门开展多种类爆炸物鉴定能力不足……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孙玉友的面前,列入了专题调研组检视整改的清单。
加大爆炸物鉴定系列国家标准宣传贯彻与指导力度;加快推进各地涉爆、涉火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建设;以市级刑事技术队伍为主,分层次分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分析研判后,专题调研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诸多对策和建议。
“涉爆风险隐患最好消除在萌芽状态。”孙玉友认为,防患于未然,无论是办案、科研、标准化建设还是人才培训,他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一句庄严承诺
“我会继续奋斗在现场勘查一线”
到现场去!这是孙玉友始终坚持的工作原则。
真相,往往隐藏在废墟瓦砾间。现场的一个脚印、一根头发丝、一个打火机、一块碎玻璃,在孙玉友眼里,往往能成为破解各种疑难案件的密钥。
在重庆黔江的一个火灾现场,为提取有效证物,孙玉友和同事们前后装了3000袋残渣。
孙玉友接手的一般是重特大案件、疑难案件、有争议的案件。“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分析力、强大的忍耐力,这三者缺一不可。”孙玉友说。
在孙玉友看来,想要培养一名优秀刑侦人才,至少需要10年时间。繁忙工作之余,孙玉友有意识地将工作重点放在人才梯队培养上。
从2005年起,孙玉友就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从2008年起,孙玉友担任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客座教授。孙玉友告诉记者,他还经常受邀到地方公安机关培训授课。
在采访中,VR、AI、ChatGPT等前沿技术词汇,不断从孙玉友口中讲出。孙玉友介绍,他早已将目光投向新技术新手段,希望以此来提高现场勘验质量和效率。
“既要用经验,又不能拘泥于经验。”孙玉友说。
今年年底,孙玉友就要退休了,却依然干劲儿十足。
择一事终一生。从公安部鉴定中心微量物证处到涉爆案件侦查技术处,38年从警生涯中,孙玉友从来没有完整地休过一次年假,更没有好好地陪伴过家人。
“这就是我最好的人生。”孙玉友表示,自己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如果组织需要,他会继续奋斗在现场勘查一线,努力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中国警察网北京8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