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辆车的抵押解除业务,一个半小时就办完了。”2023年11月13日,一家租赁公司的职工刘伟栋在山东济南槐荫邮政段店支局办完业务后感慨。刘伟栋所在的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融资租赁服务,几乎每周都需要办理车辆抵押、解押等相关业务。“自从警邮车驾管便民服务开通后,公司的大多数业务在单位附近邮局就能办,还不用排队。”刘伟栋说。
自2021年试点以来,济南车管所警邮共建服务站由18家发展到157家,实现邮政网点全覆盖,业务量由年均4000余起陡升到近8万起,极大便利了群众。
因势而谋、以“数”为基,济南市公安局将数智公安建设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关键支撑,通过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全方位赋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
运用数据手段,维护企业资产权益
站在济南黄河大道放眼望去,塔吊林立,如今这里已有多个重点项目落地。“2005年,我就在这里当‘片警’。现在,这里的发展一日千里,我们办案也进入了数据时代。”济南市公安局济阳分局崔寨派出所副所长李玉堂十分感慨。
在一家汽车生产厂商的总装车间里,每天都有数千条机械臂上下起落,大量新车从这里驶出。但在2022年11月9日,边建设边开工的车间里,82个机器人“大脑”示教器不翼而飞。3600余亩的项目工地,工人有近两万名,怎样快速精准找到嫌疑人?大数据比对完成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玉堂和同事经过反复排查,很快将犯罪嫌疑人锁定,被盗物品悉数追回。
“4名手工业者自愿将所经营产业全部上交国家……收购后交出房契、进行营业执照变更,成立国有企业。”这份1959年的存档已发黄变脆,但对如今价值20余亿的资产是集体所有还是国家所有的争论,起到了关键作用。济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三大队负责人杨勇介绍:“这家企业性质多年来模糊不清。涉企风险数智防控中心建设以来,通过汇集政府部门、银行及企业的海量信息,运用多种手段,终于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发现了这份存档,维护了国有资产权益。”
济南市公安局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建成的涉企风险数智防控中心于2023年6月投入运行,并通过研发应用“串通围标类监测预警打击”等模块,助力全市经侦部门侦办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涉企案件375起,为企业挽回损失2.16亿元。
维护经济安全,消除企业后顾之忧
济南市公安局建立16类39项经济运行态势常态化指标监测体系,2023年以来提出多项政策建议:对非正常经营主体数量过多的情况发出预警,推送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监管治理;对机动车和新能源车注册量“一升一降”态势,建议政府出台配套措施……
目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形态在济南占比达39%。“这起案件的侦破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既保护了企业也净化了市场。”一家新材料企业负责人握着济南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支队长刘君的手说。2023年,济南一家企业科研团队研发的核心配方被非法泄露,导致企业市场份额大幅缩水。对此,食药环侦支队以知识产权专班、数字战队为依托,实施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打击,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打掉犯罪团伙5个。
济南公安食药环侦部门不断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依托数智应用创建闭环工程,构建绿色低碳集约打击新型警务生态,不断推动由个案打击向类案打击的转变。食药环侦支队持续开展“建库”“设站”“联网”三大工程,建立涵盖70余家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系单位库,并在部分企业设立助企服务站,在相邻企业站点划分警企合作网格,通过创建行政、刑事、司法和相关专家的“3+1”知识产权联合保护模式,形成了体系完备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以及风险防范机制和应对机制。
聚焦项目建设,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2023年9月底,济南市公安局向社会公布了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精准对接企业安全发展需求,以高效能服务助力发展提速。
2023年夏天,断航26年的小清河成功复航。处于源头的济南港形成了集公、铁、海、河、空多式联运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物流枢纽。
“来自渤海湾的15个集装箱从这里上船,搭乘齐鲁号运往俄罗斯。”站在崭新的济南港码头上,济南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临港派出所民警刘庆钟说。两年来,他见证了港池的开掘、航道的疏浚、泊位的规划。
建立联建工作站,以微信群为抓手,实现情况随时通报;推广“e警通”让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登记实现零跑腿;面对面指导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下载和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刘庆钟和同事们实现了港区刑事、行政案件零发生。像刘庆钟这样的项目警长,济南全市共有447名。随着项目落地生根,项目警长们为高质量发展创造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安全感。
1月5日,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纬北路派出所民警引导群众通过智能图像拍摄助手采集证件照片。张亦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