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华清(右四)在车厢向旅客介绍情况。李雯琦 摄
8月9日,距离K1178次列车被困,已经过去一周。
在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记者见到了救援指挥学院副教授汤华清。48岁的汤华清,从1993年入伍成为消防员,再到如今的警校副教授,他已在应急救援领域工作30年。
“惊魂72小时!”提起K1178次列车被困滞留,汤华清仍感慨不已。7月30日,受强降雨造成的水害影响,从宁夏银川发往北京的K1178次列车滞留在丰沙铁路沿河城火车站。这趟列车载有841名旅客,汤华清是其中之一。
“你是谁?”——“我是警察,同时我是一名党员”
近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普降大到暴雨。7月29日,在宁夏银川参加完教学培训后,汤华清踏上了驶往北京丰台站的K1178次列车。一路上,汤华清时刻关注着北京天气,“没有想到雨下这么大”。
列车走走停停。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汤华清时刻关注着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铁路情况。
列车晚点了!1小时、2小时、3小时……列车行驶途中,窗外暴雨不止,加上列车广播发出的晚点信息,让旅客们紧张起来。
7月30日11时40分,是K1178次列车正常抵达北京丰台站的时间。然而,当日12时57分,K1178次列车却紧急停靠在了沿河城火车站。当日9时30分左右,暴雨冲毁了附近的手机信号基站,导致列车网络通讯中断。站内一部可以打通的座机,成为列车联系外界的“生命线”。
7月31日17时左右,为防止山洪暴发带来威胁,上级部门发出指令,准备组织车内人员疏散到4公里外的村庄。然而,暴雨不断,淤泥过膝,疏散被迫中止,所有人员回到车厢待命。
“待在车上是最安全的。”汤华清观察地理形势,发现车站一侧是永定河,河水浑浊湍急;另一侧是山体,在山体与K1178次列车之间的两列货车,可以作为阻挡山体滑坡的屏障。
随着第一次疏散转移失败,旅客的情绪开始出现波动。特别是“山洪即将暴发”的一条误传消息,在旅客之间引发慌乱。许多旅客涌向列车员所在的餐车询问情况,现场气氛顿时变得紧张。汤华清立刻找到车厢乘务员,表明自己的警察身份,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并在乘务员引导下来到餐车。
“据我判断,目前列车所处位置相对比较安全,请大家冷静。”眼看局面混乱,汤华清来不及多想,走到车厢中间大喊一声。
“你是谁?”有旅客突然发问。
“我是警察,同时我是一名党员,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救援指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急救援指挥与处置方面的研究。”汤华清说得斩钉截铁。
寥寥几句话像一颗定心丸,现场立刻变得安静。汤华清掏出工作证亮明身份,协助列车员稳定住了局面。
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采访中,汤华清一直向记者强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K1178次列车总共有17节车厢,除去驾驶室和餐车,841名旅客分布在15节车厢中。如何稳定旅客情绪、凝聚各方力量,成为摆在K1178次列车组面前的难题。
“鉴于目前的混乱情况,尤其是在网络通讯中断的情况下,我建议成立临时党支部。”旅客杨雪峰的提议得到了大家认可。列车组随即成立包括汤华清、杨雪峰以及列车员在内的7人临时党支部,组建了15支由党员、退役军人及志愿者构成的应急处置小组。
“必须要有底线思维。”由于列车上饮用水和食品等物资严重不足,临时党支部在做工作预案时,要考虑所有可能。在临时党支部第一次会议上,汤华清率先提出建议:首先要稳定住旅客情绪,保证所有人员安全,重点保障列车食品、饮用水供应与厕所排污。
8月1日10时48分左右,300余名救援人员冒着大雨、穿越泥泞、徒步8公里,为K1178次列车送来了第一批应急物资。汤华清所在的9号车厢有60人,第一次分配物资时,仅有48份八宝粥、3根火腿肠和8袋面包。
“优先保证老人和孩子。”汤华清的建议得到近20名年轻旅客的响应。当汤华清和志愿者将八宝粥分给旅客时,有的旅客拒绝了,他们希望分给更需要的人。而这一幕也感动了汤华清,他表示:“我们是含着泪分配的物资。”
临时党支部所有成员白天工作,晚上开会制定第二天的方案。“每天只能睡5个多小时。”汤华清笑着说,为了节约用水,他不刷牙、不洗脸,浑身汗馊味儿。
列车集便器采用正负压原理。由于长时间滞留,超过20%的厕所关停,80%的厕所即将使用超限。“不排和直排都会污染车厢环境。”在汤华清建议下,临时党支部组织志愿者连夜挖掘了可同时供15人使用、男女分离的临时厕所。
广播稿——“要稳住人心”
临时党支部成立后,汤华清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起草广播稿。
“要稳住人心。”汤华清认为,在与外界失联的情况下,列车广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倡议旅客节约用水,告知旅客救援进度,提醒旅客注意安全……每一次撰写广播稿,汤华清都要字斟句酌。
8月1日24时左右,临时党支部在餐车召开会议,得知2日应该可以转移,但具体时间待定。为保证所有人员高效快速安全转移,临时党支部立即制定撤离方案。汤华清建议提前撰写广播稿,防止因混乱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8月2日7时,上级相关部门再次发来指令——做好组织旅客疏散转移的准备。
“接上级相关部门通知,为加快当前列车受困处置进程,现组织列车所有人员有序转移至上级统一安置区域……”
因汤华清提前撰写了广播稿,列车广播员播发后,现场秩序有条不紊,各车厢旅客收拾行李、整装待发。
8月2日12时40分,列车滞留72小时后,经过铁路部门奋力抢修,丰沙铁路沿河城站至旧庄窝之间的线路开通,K1178次列车上的841名旅客和30名乘务人员全部安全有序地登上了救援列车。
终于可以回家了!
这一刻,临时党支部所有成员长舒了一口气。“谢谢!谢谢!”撤离时,旅客们发出一声声道谢。
K1178次列车副队长倪鹏说:“汤老师与我们并肩作战、攻坚克难,展示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如果再遇险情,我还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汤华清神情庄重地说,关键时刻必须挺身而出,这是共产党员的使命,也是人民警察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