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位勤务准备完毕!”“二号位勤务准备完毕!”7月21日9时45分许,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霍尔果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副队长刘恒飞的对讲机连续响起,此时距离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开关还有15分钟。
“收到,再仔细检查一遍装备,准备开关!”“出境方向车辆集中,注意提高查验效率。”刘恒飞从后台监控视频观察出入境方向车辆分布情况,随后向各点位发出指令。
10时整,随着一辆辆出境货车有序驶来,早已等候在此的执勤民警按照责任分工引导车辆、检查车体、比对证件、录入资料……烈日的炙烤,伴随着汽车发动机的轰鸣,让执勤现场更显得热火朝天。
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地处中哈边境,是“双西公路”(中国西部到欧洲西部)的东部入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该口岸货运通关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今年以来,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入境车辆突破10万辆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8%,商品车同比增长106%。
“不但出境车辆数量在增加,出口商品种类也增多了。”刘恒飞介绍,以往出口商品主要是果蔬、百货,现在则增加了小家电、新能源设备。
“从出境停车场的车道划分就能看得出这个特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长250米、宽35米的停车场上停满了车辆,装载风力发电配件、中国产商品车、百货车和满载果蔬产品的车辆排成纵队,等待出境。
为了更好服务通关,该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简查验流程,合并查验环节,与海关等口岸联检单位合署办公,让每名司机只跑一趟就可办理完出入境手续,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同时积极与哈方边检部门开展会谈会晤,交流共享信息,为往来旅客提供通关便利。
13时许,待检车辆达到当日峰值。民警穿着多层执勤服,头顶烈日一刻也不停歇地引导车辆通关,每个人都满头大汗。温度计显示,此时地表温度达到46摄氏度。
“每个部位都要认真检查,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节。”为了保证勤务不出差错,刘恒飞在各点位之间往来督导,叮嘱注意事项。他介绍:“近期霍尔果斯市连续高温,但我们的工作标准一点也没有降低,民警们冒着高温检查车体、往来巡逻,平均每人每天要走3万步以上、喝掉10瓶矿泉水,执勤服都是湿的,从上勤到下勤一直没干过。”民警们在服务通关的同时,还要严格查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17时30分许,刘恒飞按计划前往界桥方向与哈方边检部门会晤,经过短暂协商,双方就进一步提高查验效率达成共识。大约两个小时后,待检车流终于有所减缓,趁着这个间隙,刘恒飞安排执勤民警交替吃饭,短暂休息。
“那么多‘中国制造’从我们这里走向世界,再累也值了。”刘恒飞说。在他身后不远处,一排排商品车和满载出口产品的货车越过界桥,向哈萨克斯坦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