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 阿细跳月——反诈知识融入民族特色歌舞
10月31日,弥勒市公安局反诈宣讲团深入社区向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反诈宣传。段力超 摄
10月31日10时许,在云南省弥勒市西三镇可邑村广场上,弥勒市公安局西三派出所党员民警纪鹏翔、杨骏和村民黄大哥、杨大姐等人手挽手,在大三弦、月琴等民间自制乐器伴奏下,跳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阿哥你听我说,防范诈骗很简单,拒绝诱惑心不贪……”
弥勒市西三镇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全镇以彝族支系阿细人为主的少数民族数量占到总人口的84%,辖区地貌沟壑纵横,大部分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留守老人多,信息相对闭塞,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
结合辖区特点,近年来,弥勒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把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和预防措施编成顺口溜,巧妙融入当地民族特色歌舞中,还组织少数民族党员民警辅警编排通俗易懂的双语反诈宣传广播,让反诈声音传进村村寨寨。
“防火防盗防诈骗,不理不睬不给钱。”进入秋收时节,为最大限度守住村民的“钱袋子”,纪鹏翔和杨骏坐上安装着扩音喇叭的反诈宣传警用车,每天定时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地头,开展走访宣讲,让群众更加了解和掌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技巧,进一步提高反诈意识和防范能力。
10月31日16时许,弥勒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党员民警张向东、弥阳派出所党员民警彭琪等四人提着厚厚的反诈宣传页来到文化广场,看到一些少数民族村民正坐在核桃树下聊家常,立刻上前和大家打招呼。他们拿出手机和宣传页,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向大家耐心讲解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法、常见作案方式,传授防骗技巧,提醒村民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保护好自己的财产。“警察同志真是太用心了,谢谢你们。”村民王艳说。
今年以来,弥勒市公安局组织“少数民族党员民警辅警反诈宣讲团”,通过面对面专题讲座、网络直播等方式开展反诈宣传。截至10月底,共宣讲158场次,制作短视频12部,开展反诈网络直播15次,观看人数100余万人次。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创新举措,推动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经济损失数同比实现“双下降”。
记者:马燕 通讯员:鹿晋芸 袁莹
互助 青海“花儿”——反诈套餐守护农牧民“钱袋子”
11月3日,互助土族自治县公安局巴扎派出所民警开展反诈宣传。段宏业 摄
“扎西,你家肉铺生意不错啊,别光顾着赚钱,最新的反诈知识了解一下。”11月1日,集市上,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公安局巴扎派出所所长李振兴正在向个体商户和现场群众发放宣传单,胸口的党徽在阳光映衬下闪闪发亮。
乡亲们亲切地称李振兴为“仁增阿吾”。“‘仁增’意思是有智慧,‘阿吾’是藏语‘哥哥’的意思,李所长总能针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想出通俗易懂的反诈宣传方式。”辅警小保说。
“一个陌生的电话响呀,假装成好心的客服了,说的是为我把钱保呀,其实是想骗钱了,多年积蓄打了水漂呀,后悔的心里酸了,转账电话再不能信呀,大家要记心里了。”在各村口的告示墙和通知栏上,贴着一张青海“花儿”歌词,歌词内容通俗易懂,群众读着读着就不由得哼上几句,不知不觉间将反诈知识牢记心间。
“我们把反诈宣传和青海‘花儿’民歌结合到一起,老乡们边读边唱,觉得有意思,也感兴趣,就能把反诈理念记在心里。”李振兴说,“我们还把编好的反诈‘花儿’专门录音,让民警发到各村的微信群给大伙儿听,老乡们都觉得有创意。”
“坡陡弯急,请系好安全带、谨慎驾驶,诈骗电话千变万化,不要随意转账汇款……”每到周末节假日,前往北山地质公园游玩的游客总是会停留在巴扎乡十二道盘山路观景,李振兴和同事全力疏导交通,随身携带的大喇叭里,不停地播放着反诈警示录音。
“警察用心了,提示广播听着挺押韵的,我记住了,坡陡弯急,谨慎驾驶,转账汇款,一律不信。”游客老李笑着说。
“我们梳理大量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发现最容易上当的人群是网购群体、老年人、大学生。”李振兴告诉记者,派出所针对不同人群,送上专属定制的反诈宣传“套餐”。
李振兴经常组织辅警对老年人进行专题反诈宣传,手把手教老年人防骗知识。与此同时,派出所还联合快递服务站,在包裹上贴上反诈提示单,扩大反诈宣传范围。
“我们把预警工作做优做好,乡亲们的损失就会大大减少。”李振兴说。
记者:黄钧钧 通讯员:费照林
伽师 巴扎集市——线上线下齐发力共筑反诈联盟
11月3日,伽师县公安局夏普吐勒派出所民警在巴扎集市上宣传反诈知识。阿布都拉•阿布都外力 摄
“你在接谁的电话?为什么不给我们开门?”10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胜利路社区居民阿女士家中,面对社区民警那斯尔·阿布都米吉提的询问,阿女士吞吞吐吐,只说对方也是警察,是跟她核对护照信息的。
“听完阿女士的话,我立即意识到她应该是遭遇了冒充公检法诈骗。”有着多年反诈经验的伽师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裴伟说。
据阿女士回忆,她是接到了自称喀什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称阿女士的护照在某地机场非法入境,涉嫌一起非法洗钱案,要求将银行卡内的钱转到指定安全账户,并叮嘱此事要保密,过程中不能相信任何人,包括上门的警察。在她即将向对方指定账户转钱时,反诈中心民警、社区民警和社区干部先后赶到,止损1.9万余元。
2023年1月,伽师警方创新推出网格化反诈联盟工作模式,将全局14个派出所、300余个警务室全部纳入反诈终端,联合辖区乡镇、村组、企业等共筑反诈联盟,充分发挥派出所、乡综治、村组、小队四级反诈宣传队作用,切实发挥“小网格、大能量”优势,并利用巴扎集市等时间节点,开展特色宣传,努力实现全民反诈全覆盖。在网格化反诈联盟工作模式下,反诈中心接到反诈预警指令后,同步到派出所、警务室,由社区民警、社区干部第一时间上门劝阻,大大提高了劝阻成功率。
辖区内每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警务室(村组)都深入剖析案例特点和易受骗群体特征,及时分析诈骗手法,并在入户时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让防范意识更加入脑入心。
2022年以来,伽师县公安局在原有线下宣传的基础上,以“平安伽师”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好、解读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先后多次参与新疆新闻广播、交通广播直播连线,向听众深度普及反诈知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提高了反诈宣传质效。
记者:周涛 通讯员: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