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乌兰牧骑扮靓吉祥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特色做法】 健全地、市、苏木(镇)、嘎查四级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推出“公安乌兰牧骑+服务+宣传+调解+慰问”志愿服务模式;建立“马背流动调解室”
“草原赞歌献给党,声声祝福汇成河……”连日来,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公安乌兰牧骑队员们为下基层慰问演出紧张有序排练着。
2020年以来,苏尼特右旗公安局组建公安乌兰牧骑,创新推出“公安乌兰牧骑+服务+宣传+调解+慰问”志愿服务模式,打造了“公安乌兰牧骑+”志愿服务品牌,有效促进了各民族团结融合发展。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公安局立足辖区实际,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枫桥”模式。
前不久,镶黄旗巴彦塔拉镇一企业发生劳资纠纷。接警后,巴彦塔拉派出所值班民警迅速通知“马背流动调解室”前往现场,纠纷得到有效处置。2021年3月,巴彦塔拉派出所结合牧区特点,建立“马背流动调解室”。同时,为满足牧民对矛盾纠纷调解的多元化需求,派出所还整合嘎查书记、人大代表、老党员、乡贤能人等力量,建立专业调解员队伍。
“38号‘护边驿站’报告,有陌生车辆靠近边境线,已被拦停,请你们过来核查。”7月26日,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赛罕高毕边境派出所收到“护边驿站”警情通报。今年以来,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以“护边驿站”建设为载体,系统性、结构性重组融合群防群治力量,努力建设“人人爱边、户户固边、村村兴边”的平安北疆。
锡林郭勒盟公安机关不断健全地、市、苏木(镇)、嘎查四级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风险。锡林浩特市公安机关打造了“六步法”调解体系、多伦县公安机关在每个村设置“警务助理”、阿巴嘎旗公安局洪格尔高勒派出所联合辖区司法所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室……全盟各级公安机关结合辖区实际,积极鼓励引导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不断延伸基层调解触角。
锡林郭勒盟公安机关还以落实“一区一警两辅”“一村一辅警”制度为契机,积极探索推行富有边疆特色、符合牧区实际的综治“乌日特”(意为驿站)工作模式,统筹各苏木镇场(嘎查分场)综治中心、嘎查“两委”、公益律师等各方力量,持续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矛盾排查化解等工作,形成了人人参与社会治理、人人共享治理成果的良好局面。
(中国警察网记者张佳良、通讯员赵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