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王明调解一起土地纠纷。(资料图片)徐华隽 摄
一个老民警退二线了,这事再平常不过。
1987年,他从警校毕业到派出所,从普通民警干到副所长、教导员。2017年3月,局里号召老民警“退二线、上一线”,他第一个报了名。在一个陌生的派出所,他干回了普通民警。
有人问,派出所要24小时值班、出警,你50了,扛得住吗?还有人问,贡献30年,又回到起点,亏不亏?
可他觉得自己还年轻。他说,我娘总说,“叉条”鱼吃饭,鲈鱼也吃饭,你看看谁合算。
“叉条”鱼即白鲦,江南河湖中一种常见小鱼,约筷子长、拇指宽。过去,人们在河埠头淘米,米粒、米虫从笸箩漏出,吸引白鲦一哄而上,追逐抢食。相比之下,鲈鱼则十分“淡泊”。
“叉条”贪,却长不大,价格便宜;鲈鱼不争不抢,但长得肥厚,人人喜爱。他说,我娘用这句俗语,教了我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老民警上一线,也分怎么干。有人就“躺平”了。
但他知道,在基层派出所,多一个人和少一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他的性格,不允许自己提前养老。
他所在的辖区,处城乡接合部,四成警情是矛盾纠纷,如宅基地争议、不赡养老人、邻里不和等问题,许多是经年积怨,极大占用派出所警力、民警精力。
派出所立足主防,要做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不能总是被动应付警情。想到这一点,他找到了方向。
李阿姨家有鸭子13只,和邻居的鸭子养在同一片池塘。一天,李阿姨说鸭子少了3只,咬定是被拐去了邻家。空口无凭,互不相让,闹了很久。
他去了,把两家的鸭子赶进池塘,让李阿姨站在岸上,呼唤鸭子吃食。群鸭闻声,反应不一,一拨离队游向主人。一数,13只。双方心服口服。
他知道,调解矛盾纠纷,当事人如果口服心不服,早晚得出事。不是没见过出事的,有的半年里又打了70多次110,有的成了信访户,有的“民转刑”。
他不能让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辖区。所以,他从不“和稀泥”,先听,再勘察走访,一开口就直指要害,让人服气。
一个司机驾车冲进玉米地,主家老太索赔500元。接警后,他到地里,先勘察现场:倒了20棵,约50根玉米。再问价:围观村民讲,玉米煮熟了,一根4块5,有时2块也卖。
他拉双方算账,毁的玉米棒算50根好了,4块一根……话音未落,司机“光速”递上200块,老太欣然接受。
干了一段时间,大家发现,这个老民警不一般,调解功力深厚,干劲比年轻人还足。他说,工作就像烧菜,有一道拿手菜,老婆说好吃,那么这道菜就越烧越好,越干越起劲。
一开始,他只负责自己辖区的调解工作。久而久之,他声名在外,群众点名找他。
外地的孙阿姨看了一档电视节目,讲他如何化解邻里宅基地纠纷的。孙阿姨赶来派出所,专门找他求助:夫妻感情失合,丈夫失联,离婚无门。
他问领导,不是咱区的事,管不管?
领导说,都是为人民服务。
他也这么想。于是忙前忙后,找人、劝说、联系法院,终于治好了孙阿姨多年的心病。
对当事人,调解员常说的话是,等你们有空,一起找我一趟。
他不。他说:“你什么时候有空,我来找你。”这样,他更忙了,有时得休息日、半夜进村调解,但是,老百姓方便。
在他的带动下,一些村干部、网格员和群众也成了他的调解帮手,真正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头雁领飞,群雁齐飞。当地政府提议,成立了以他为核心、专门调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室,所里一批老民警加入其中。
他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辖区。局里整理了他参与调解的100个成功案例,成为年轻民辅警、调解员的“教材”。新警培训、治安系统培训,也请他讲课。政府工作人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学警,都是他的学生。
当然也有烦恼:2020年5月10日,忙了一上午回到所里,他突感胸闷气短,栽倒在地。医生说是突发心梗,险些没命。
在右冠状动脉安了一个支架,他又回到岗位,依旧来去如风。
问他为何能保持工作热情。他说,干工作就像打篮球,打得时候奔跑追逐,是很累的,但赢了,就很开心。
6年间,他“赢”了很多:调解矛盾纠纷563起,其中97起是多年积怨的纠纷;因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更重要的是,辖区重复警情直线下降,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法治精神融于百姓生活,城乡处处“枫”景宜人。
一个退二线民警,干出了职业生涯最高光时刻,这事并不寻常。
他叫曹王明,是嘉兴市公安局秀洲区分局新塍派出所社区民警,2022年浙江省“全省模范人民警察”。
观看视频 请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