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这两天身体怎么样?年货准备好了没有?”1月21日,除夕,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公安局白楼派出所广商警务室社区民警王柏亚骑着警用电动车,来到西大李村胡大娘家。
“年货都备齐了……”看到王柏亚,胡大娘赶紧喊正在忙活的女婿过来,“这就是帮咱家收麦子的王警官,真是个好人呐!”
原来,胡大娘老两口年迈体弱,女儿已出嫁。去年麦收时,胡大娘的女儿女婿不能及时赶回来帮忙,眼瞅着麦子要烂在地里。王柏亚得知情况后,联系好收割机,将麦子收好后直接运到胡大娘家中。
“我做的是小事,大姨经常帮我的忙。”王柏亚告诉记者,自打帮忙收了麦子,胡大娘就成了他的好帮手:村里有矛盾纠纷老人总是帮忙调解,哪里有治安隐患总是主动报告。
离开胡大娘家,王柏亚骑车向治安员李庆义家奔去。春节返乡人员增多,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随之增多,王柏亚放心不下,去村里了解了解情况……
“乡里乡亲的,村民有矛盾一般不报警,这就要求民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第一时间发现、化解矛盾。”寒风中,王柏亚把警用棉服扣好,跺了跺有些麻木的双脚出发了。
淮阳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人口多、警力少,治安状况复杂。如何将矛盾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采访中,淮阳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王乾辉介绍,2021年起,淮阳公安在“一村一警”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按照1名社区民警、1名专职辅警、N名网格员“1+1+N”原则,建立民警包片、辅警包村、网格员包点的三级管理模式,民警辅警和网格员走村入户延伸触角,实现矛盾纠纷主动发现、提前干预、及时化解。
前不久,73岁的王老太离家一夜未归。王柏亚接到报警后,立即将寻人信息发到信息网格群内。5分钟后,一名网格员提供了信息,警方迅速出动,找到了走失的老人。
在基层派出所工作8年多,王柏亚深知,和群众打成一片、对村里情况熟才能守好一方安宁。
“辖区内3745户的基本信息标注得清晰明了,我闭上眼都能找到每一户。”在广商警务室,指着墙壁上一张硕大的手绘地图,王柏亚告诉记者,2014年从警以来,他经常走访群众,将采集的信息手绘成地图。
“如今,我能做到3分钟联系到人、5分钟找到家。”进村寨、访万户,王柏亚凭着一股韧劲,用铁脚板踏出一条平安路。
“不入村,老百姓不搭理你,咋开展工作?”说着,王柏亚又坐不住了,拎着米和油准备去看看村里的孤寡老人。天色渐暗,寒风渐渐刺骨,王柏亚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弯弯的乡间小道上。除夕夜,王柏亚和往年一样继续守护万家平安。
记者手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采访中,记者问王柏亚:“扎根泥土,日日守着乡村,你不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吗?”王柏亚淡然地说:“我是人民警察,就像是一滴水,如果把我滴在石头上,就渗透到石头里;如果把我滴在水里,就把自己融进水里。”
话语朴实,却在记者的心灵深处留下强烈的震撼。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有太多这样面朝黄土写初心的民警,他们将青春和热血投入基层公安工作,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深深扎根田间地头,用辛勤汗水诠释着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沃野千里,他们为乡村振兴添上了平安稳定的厚重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