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京的坛庙建筑,从老北京人口中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九坛八庙一口钟”,这是对中国古代祭祀文化典型代表的集中概括。
今天,记者带大家认识的天坛就属于九坛之一,而且处于九坛之首,其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总面积273公顷,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其建筑景观设计与营造展现出中国古代世界观,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建筑的杰作,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天礼仪与文化传统。
天坛公园(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天坛四周环筑坛墙两道,由内坛和外坛组成——
外坛宽阔、遍种树木,营造出了郊野辽阔、肃穆的祭祀氛围;
内坛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孟春(正月)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一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
天坛历经了600余年风雨洗礼与时代变迁——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建时称天地坛,为合祀天、地的场所。
明嘉靖九年至二十四年(1530—1545年),天坛的祭礼由天地合祀改为分祀,因而在大祀殿以南建圜丘坛建筑群以祭天,扩建泰神殿(即今皇穹宇)以安放神位,改大祀殿为大享殿。
清乾隆八年至十九年(1743—1754年),扩建内坛南部圜丘坛,并改造皇穹宇与祈年殿的建筑形式,形成延续至今的建筑形态与景观。
1912年以后,天坛不再作为皇家祭祀建筑使用,并于1918年被辟为天坛公园向公众开放至今。
可以说,天坛的选址反映出中国古代“南郊祭天”的文化传统,其位置、规划格局与先农坛以北京中轴线呈东西对称布局,突显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更彰显了中轴线对城市规划布局的统领作用。
沿着天坛的中轴线由南向北行进,先低后高,先是圜丘,后是皇穹宇,经过丹陛桥到达祈年殿,最后是皇乾殿,越往北走,地势越高,颇有“步步登天”之感。
现在,记者带您一起漫步天坛,感受“抟虚成实,虚实灵动”的天坛建筑美学。
圜丘(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的祭天台。圜丘的蹬坛石阶、各层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和“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通过对“九”的反复运用,以强调天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皇穹宇(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回音壁(图源:天坛微信公众号)
占地面积最大的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上覆蓝瓦金顶,殿内天花藻井为青绿基调的金龙藻井,中心为大金团龙图案,是古代建筑杰作,其围垣具有传声功效,又称回音壁。
丹陛桥(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丹陛桥(图源:天坛公园官网)
丹陛桥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皇帝前往祭坛的御路。丹陛桥长360米,是连通圜丘坛和祈谷坛的一条大道。大道中部下有东西向券洞通道,故名桥,是古都北京最古老的立交桥。桥面宽30米,中间石板大路为“神路”,供天帝专用;东侧砖砌路面称“御路”供皇帝专用,陪祀王公大臣只能在西侧的“王路”上行走,上下进退等级分明。
祈年殿(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大祀殿”,为一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檐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并更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祈谷的专用建筑。祈年殿殿高38.2米,直径24.2米,内部开间还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
斋宫(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斋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面积近4万平方米,是皇帝斋戒专用宫室。斋宫布局严谨,环境典雅,以宫墙两重、御沟两道环护。祀前皇帝需提前三天到斋宫斋戒,要求不茹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清正洁身,以示敬诚。
神乐署(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神乐署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神乐观,观中殿宇众多,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定名为神乐署。其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专门用于培训祭祀乐舞人员,有明清两朝最高礼乐学府的美誉。
天坛公园(图源:天坛微信公众号)
古树是天坛敬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坛公园内绿地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园内有树木4万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3562株,树龄3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有1147株,是北京市高龄古树较为集中的地区。
从天坛公园南门出来,向西南方向步行约1.5公里,就到了北京中轴线的南端起点——永定门。
老北京常说“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永定门便是“外七”之一,它曾为明清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门,是北京外城七座城门中规制最高的一座,展现了北京中轴线上建筑的重要地位,见证了明清城市传统管理方式。原永定门于20世纪50年代拆除,现在的永定门城楼是2005年严格遵循中国文物保护原则重建完成的地标性建设,以永定门城楼的形象标识出北京中轴线南段的位置,展示出中国古代城楼建筑的传统形式和工艺做法,成为眺望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视点。
永定门城楼(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永定门又称正阳外门,寓意“永远安定”,原由城楼、箭楼、瓮城和护城河四部分组成,至今已有470年的历史: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朝为加强北京城防御,修建外城,设7座城门,以永定门规制等级最高、体量最大。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在永定门城楼南侧增筑瓮城。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增筑瓮城箭楼。
20世纪50年代,为缓解永定门地区交通压力,将永定门城楼和箭楼拆除,同时取直疏浚了护城河道,拓宽永定门地区道路。
2003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永定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工作,共试掘长度不一的探沟7条,确定了遗址的四至范围。
2004年,永定门重建工程开始,至2005年竣工,工程严格依据考古与历史资料研究成果。重建后的永定门标识出了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位置。
永定门有哪些讲究
位置与格局:
永定门(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永定门与正阳门南北相望,是中轴线南段的重要景观节点,其历史地点由重建的城楼建筑及南侧瓮城地面标识构成。
建筑与景观:
鸟瞰永定门(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在永定门上,以展示为目的、按原有形制重建永定门城楼。因瓮城不再恢复,因此在城楼南侧场地地面标示出原瓮城位置。同时在城台南立面、北立面、东西端面用白色标点的形式,标示出原来马道、瓮城的位置。所标示的位置和尺寸,真实地反映出历史信息。
传统与功能:
永定门(图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永定门作为北京外城的正南门,是明清两代城市防御体系和城市管理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礼仪传统组成部分。随着北京外城商贸的兴起,永定门内居住人口不断增加,手工业与商业发达,永定门也成为商贾往来的重要通道。今天,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和瓮城地面铺装明确标识出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位置,准确展示出永定门的历史形制与传统工艺做法。
历经数百年沧桑岁月,如今的天坛公园和永定门已成为北京的热门打卡点,以及一些重大活动的举办地。
在这游人如梭之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畏严寒酷暑,多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些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瑰宝,接下来,请跟着“平安·北京中轴线”融媒体报道组一起去找寻他们的身影吧~
总策划:孙福会
执行策划:张耀宇 王丽雪
融媒体报道组记者:石杨 陆瑞兰 张铮 邵磊 徐婷 黄亦程
张玲秀 雷丹丹(实习生)龙梅(实习生)吕品璋 唐娜
素材来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天坛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