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天晴微风,初冬的阳光洒向大地,让人感觉很温暖。
32岁的刘晓路是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天桥派出所天桥小区社区民警,他走访经过万胜剧场南墙时,又遇到了坐在轮椅上晒太阳的老人们,便热情地打着招呼。
11月14日,天桥派出所民警在万胜剧场外与群众交流。
几乎同时,向南千米之外的先农坛内,刘晓路的同事、49岁的先农坛社区民警马毅正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前开展安保检查工作,为即将到来的周末参观高峰做准备。
旧时的北京城城墙,从空中看像一个大大的“凸”字,上半部分代表着巍巍皇权,下半部分汇聚着芸芸众生,先农坛就位于“凸”字的左下方,一手连接皇权,一手触摸民生。人们常说的“一亩三分地”也源于先农坛。
600多年的风霜雨雪,给先农坛带来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如今,这座古代供皇帝祭祀先农神、行亲耕之礼的皇家坛庙,虽已不复当年的规模,但依然屹立在城南一隅,见证着周边天桥演艺文化的重新繁荣,也见证着北京公安民警的匠心守护。
11月16日,天桥派出所民警在先农坛太岁殿巡逻,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
先农坛新生
1420年,明成祖朱棣仿照南京城,在北京城南正阳门外西南侧建成了山川坛。与它对称布局遥相呼应的,是后来被称作“天坛”的天地坛。156年后的明万历四年,山川坛更名为“先农坛”,一直沿用至今。
“明清两代,这里一直是皇帝祭祀先农神、行亲耕之礼的场所。”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看来,作为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祀先农神场所,先农坛展现出中国自古以来对农耕文化的尊重,见证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神的礼仪传统。
在清末和民国的动荡中,先农坛外围的坛墙全部被拆除,附近建起了市场、道路、民居,一部分坛区成为城南公园,东南部辟为先农坛体育场。
1949年,从延安走出的华北育才小学进驻先农坛,成为如今的北京育才学校。1991年,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依托先农坛的古建筑群展示先农坛的历史和古代建筑的风采。
11月16日,天桥派出所民警在先农坛庆成宫巡逻,与保安员交流。
“先农坛的保护和修复,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公安机关作出了突出贡献。”薛俭说,“无论是日常安全巡查,还是大型活动安保,只要派出所民警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他所说的派出所,就是西城分局天桥派出所。自1949年成立以来,天桥派出所守护着先农坛及其附近的居民区、演艺区和大小胡同,守护着辖区的5万多名群众。
11月15日,一名被救助的老人到天桥派出所向民警表示感谢。
今年66岁的王金霞已经在先农坛社区住了45年。在她的记忆中,过去的小区人多事杂,甚至曾经为皇帝斋戒、庆祝祭农礼仪完成而修建的庆成宫都成了“居民区”的一部分,挤住着50多户人家。“一直以来,甭管是吵架打架的、丢盆丢菜的、忘带钥匙的,只要有需要,民警马上就到。”这些年庆成宫腾退工作圆满完成,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2021年起,社区民警马毅接过了守护先农坛和周边社区的接力棒。先农坛的安全,是他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
记者跟随马毅走进先农坛内最大的单体建筑太岁殿巡逻。游客们纷纷被誉为稀世国宝的镇馆之宝——暗藏6层宫阙、绘有1400多颗星星的隆福寺天宫藻井所吸引,马毅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一个个犄角旮旯。
“各种安全设施是否正常工作,电线有没有裸露、会不会产生火花,都要检查到位。”马毅带领博物馆安保人员一同巡查一座座大殿,仔细排查安全隐患。古建筑是木质结构,冬天风干物燥,消防安全是马毅巡查的重点。
太岁殿外,苍翠的古树映衬着红墙黑瓦的殿宇;雕栏玉砌的观耕台下,明清帝王曾亲耕的“一亩三分地”里,绿油油的冬小麦给初冬增添了一抹亮色。不远处,庆成宫的修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推开朱门看去,已能初窥往日皇家建筑的威严。
跨越春秋,经历风雨,古老的先农坛重新焕发生机。
艺术天桥
天桥的桥,是一座真实存在的桥。那是当年仅供皇帝到先农坛亲耕、到天坛祭天通行的石拱桥,所以被称作“天桥”。
到了民国建立,皇权不再,这座“天子之桥”逐渐消失不见,“天桥”这个地名却保留了下来,成了老北京民俗文化的摇篮和象征、平民百姓娱乐地的代名词——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自清末开始的半个世纪,多达五六百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先后在这里“撂地儿”演出,早年间有说相声的“穷不怕”、拉洋片的“大金牙”等天桥“八大怪”,后来有相声大师刘宝瑞、侯宝林……
随着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地方政府大力规划推进天桥演艺区建设,天桥艺术文化也逐渐焕发出新的光彩。如今,“音乐剧殿堂”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以芭蕾舞演出闻名的天桥剧场、人气火爆的德云社、有近百年历史的万胜剧场……这些大名鼎鼎的剧场密集分布在北纬路两侧,经常是一票难求。
天桥派出所离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只有300多米,也许是受到了周边氛围的影响,派出所民警队伍里藏龙卧虎,隐藏着不少艺术人才。老民警石太峰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有专业小号手、电吉他手、萨克斯手等,还有精通美声唱法的歌手。”
福长街社区民警石川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平时就喜欢看音乐剧。如今,他是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剧场这一带的“片儿警”。尽管《巴黎圣母院》《歌剧魅影》等他最喜欢的音乐剧曾轮番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他却一次都没有去看过——每当有热门剧目上演,就是派出所民警最忙碌的时候。
11月15日,天桥派出所民警查看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安检情况。
11月17日晚,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剧场、德云社3家剧场要同时开演。刚一入夜,北纬路就热闹起来,前来看演出的群众络绎不绝。各个剧场门口,警灯闪烁,民警一刻不停地忙碌着:疏导入场客流、解答群众咨询、维护治安交通秩序……
“几家剧场同时演,得有四五千人。”天桥剧场安保部经理刘斌感慨地说,“多亏了派出所民警,剧场周边治安才能一直保持得这样好。”
总是要忙碌到凌晨,石川和同事们累并快乐着,“演出市场火爆,说明天桥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烟火新天桥
出了天桥派出所沿福长街往北走,靠近正阳门的地方,还保留着一大片胡同区。大大小小的胡同弯弯绕绕,最窄的地方,两个人迎面走来要侧着身才能通过。
今年52岁的民警刘凤明,十几岁时就跟着家人从大兴来到天桥附近卖菜。在他的记忆中,那时的天桥路边搭着铁棚子,卖衣服的、卖菜的、卖小吃的,沿街的叫卖声不断,热闹极了。1994年警校毕业后,刘凤明来到天桥派出所,钻进胡同当“片儿警”,这一呆就是近30年。
刚到派出所,师傅就交给刘凤明一个“硬任务”——骑着自行车去胡同里转悠3个月。3个月下来,哪条胡同在哪儿、谁家门牌号是多少、谁家有几口人、哪里有治安隐患,被刘凤明摸得门儿清。
人熟、地熟、情况熟,这是社区民警的基本功。如今的天桥派出所副所长范志伟就是刘凤明的徒弟之一,他也像师傅一样,用脚丈量着胡同的每一个角落。
11月17日,天桥派出所社区民警在辖区走访群众。
范志伟清楚地记得,过去的胡同区人员流动大、治安形势复杂,派出所每天晚上11点组织民警去胡同区巡逻,不仅要打击震慑盗抢等违法犯罪,还得竖起耳朵听听胡同里有没有赌博的声音,“发现线索露头就打,确保胡同区的平安。”
夜巡这个措施,一直保留到现在,胡同区依然是巡逻的重中之重。每天晚上,天桥派出所夜巡队穿梭在大街小巷。“有天桥派出所在,我们都能睡个安稳觉!”天桥街道工委书记董伟说。
“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11月15日下午,88岁的孟宪孔老人专程带着锦旗来到天桥派出所。原来,4天前的深夜,孟宪孔在回家路上摔倒了,夜巡民警石川和张汉瑀扶着老人回到家。“夜晚气温低,如果不是你们送我回家,我可能就被冻坏了。”孟宪孔拉着民警的手感激地说。
这几年,随着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天桥地区迎来了新发展。天桥地区依托完好的老城胡同肌理与中轴路沿线历史,对片区特色街区、胡同、院落进行改造升级。
天桥民警也感受着这种变化。“我们要把天桥地区的文化古迹保护好、传统文化传承好、演艺区秩序维护好,切实保障好南中轴线的安全和稳定。”天桥派出所所长何轶表示。
夜幕四合,晚上6点,天桥市民广场上四面钟的钟声响起,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灯光璀璨,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好一幅“南中轴·夜天桥”的繁华画面。
弘扬重农传统 保障粮食安全
对话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
经过半年多的整修,今年7月,坐落在先农坛里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作为重要古代祭农场所的先农坛,重新与国内外游客见面。
先农坛的特殊之处在哪里?先农坛的历史内涵对于今天有什么时代意义?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
记者:先农坛在北京中轴线沿线的各个遗产点中有什么特殊之处?
薛俭:先农坛是明清时期皇家祭祀先农神和举行皇帝亲耕典礼的地方,也是等级最高、规模最大、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祭农场所。先农坛是明清时期国家祭祀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先农坛祭祀的先农神就是炎帝。皇帝祭祀先农神,代表着对中华民族祖先的认可,也以这种方式确认其皇权的正统性,同时也自上而下成为尊农重农的表率。
从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讲,周礼规定天子要亲耕于南郊,所种粮食供祭祀使用,这个制度一直被历朝沿用。先农坛一直保存着皇帝亲耕的“一亩三分地”,这是中华文明延续性的一个体现。
此外,先农坛既是中轴线完整性真实性的体现,也是祭祀先农神的重要见证。如果这个载体不存在了,文化的延续性也就打折扣了。
记者:修复庆成宫的原貌有什么历史意义?
薛俭:先农坛主要包括太岁殿、神厨、神仓、具服殿、庆成宫5组建筑群和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坛、地祇坛4座坛台,庆成宫是古建筑群中最重要、规格最高的一组建筑群。皇帝完成亲祭、亲耕等典礼活动后,要到庆成宫庆祝礼仪完成,整个祭祀活动才算完成。修复庆成宫,保证了整个文化遗产的完整。目前庆成宫的修复工作正在进行,已经能够初步看出皇家建筑的恢弘气势,等到开放条件成熟后,就会以适当的方式向公众开放。届时,大家能看到一个更加完整的先农坛。
记者:在保护古文化遗产方面,公安机关发挥了什么作用?
薛俭:先农坛文物保护工作离不开公安机关的支持。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天桥派出所专门安排警力支持我们的文物保护和参观秩序维护工作,日常开展安全巡查,保障相关文化活动顺利进行。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守望。
记者:弘扬先农坛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今天有什么意义?
薛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先农坛在见证古代中国礼仪制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自古以来古人尊农重农意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作物种植、培育历史,可以说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底色。中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如今,我们依然要重视农业,保障粮食安全,这是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的根本。
记者手记:天桥“第九怪”
张耀宇
北京天桥是个神奇的地方。
自古以来,这里既有明清帝王祭祀先农神和举行亲耕典礼的先农坛,象征庄严肃穆的祭祀文化,也有“撂地儿”唱戏、耍杂技、说相声的民间艺人表演绝活儿的演出胜地,孕育了市民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
如今,随着庆成宫修复工作开展,先农坛这个祭祀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祭农场所即将以完整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北京南中轴地区文化规划建设推进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与当代创新文化交融的艺术生态胡同初露峥嵘,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剧场、德云社为代表的天桥演艺区吸引着更多观众。雅俗共生的天桥正在不断散发新的“魔力”。
成立于1949年、担负守护天桥地区安全职责的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天桥派出所,也在这种“魔力”的滋养下变得有些神奇。
保护先农坛和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多年安全无事故,打击违法犯罪多项业务工作和综合绩效长年排名分局前列,让各个剧场负责人和看剧观众、胡同居民心里踏实……
分内工作非常出色,算神奇吗?不算。
如果我向你介绍:天桥派出所有一位老民警写诗、作词、书法样样俱佳,创作多首警营歌曲;一位副所长是专业出身的小号手,技艺精湛;一位女民警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美声演唱专业,歌声清澈明亮;一位男民警精通萨克斯演奏,多次在国内器乐比赛中获奖;一位年轻民警从小学习快板和相声,业余经常创作相声宣传反诈更是深入人心……一个派出所竟然汇聚了如此多的文艺骨干,是不是很神奇?更神奇的是,他们准备组成一支乐队,名叫“福长街48号”,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警营正能量。
让人禁不住感慨,既认真努力工作,又如此热爱生活,天桥民警真是“文武双全”。
早年间有天桥“八大怪”闻名遐迩,而今才艺爆棚的天桥民警可称“第九怪”。
总策划:孙福会
监制:邵清滢 蒋熙辉 苏传庚 陈雪峰 孙军 刘学刚
执行策划:张耀宇 王丽雪
融媒体报道组记者:文字/张耀宇 王丽雪 吕品璋
摄影/陈路坤
新媒体/王希 彭华美 视频/王一伊 牛坤
图片编辑:陈路坤
版式、美术设计:李超 王斯佳
LOGO设计: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