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桥千姿百态,北京的桥瑰丽多彩。
提起北京的桥,您会想起哪一座?卢沟桥、金水桥,还是十七孔桥?
有一座桥,好多人走过路过,但却忽视了它的存在。
在北京中轴线上,它很低调,但却是中轴线第一桥,至今已经700多年历史,它就是万宁桥。
站在北京中轴线最北端的鼓楼向南眺望,可以看到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中部、什刹海东岸的万宁桥。
万宁桥很短,桥下河道34.6米,宽约17米,桥拱高度大约3.5米,东西两侧有栏板和望柱,石泊岸上共有元、明两代的石雕镇水兽六尊。
万宁桥很老,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至少已经有700多年历史。
万宁桥有很多名字,元人称积水潭为海子,因为桥靠近海子,得名“海子桥”。海子桥本是木桥,后改建为单孔拱券石桥,改名万宁桥,取“万年永宁,坚固不朽”之意。明代改皇城北门为北安门,清代又改称地安门。万宁桥在皇城以北,所以被称为北安桥、地安桥。皇城北门俗称后门,老百姓又叫“后门桥”。
提起万宁桥,不得不说的两位名人,一位是刘秉忠,另一位是郭守敬。
元朝灭金后,忽必烈派大臣刘秉忠负责新都筹建,经他实地考察决定围绕古积水潭布局。依据“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传统都城规划理念,再结合蒙古族逐水而居的游牧习俗,将古积水潭向东突出的最边缘点当作基点,向南北延伸画出一条城市中轴线。这个基点位置就是万宁桥。
元二十九年(1292)年,万宁桥又赶上了一项“大工程”——开挖通惠河。这次工程的主导人正是郭守敬。
元初时,各地粮船顺大运河北上,到达通州便告终止,剩下只能依靠陆运。郭守敬引来昌平白浮村的水入城,然后引水入东,出城后直达通州。为了让船顺利走到通州,郭守敬在河道内设置了多处闸坝,海子东岸处建造的木结构的海子闸,即澄清上闸。《河渠志》记述,到了至顺元年(1330年),这座木结构的木闸又被改建成与石砌的万宁桥连为一体的石闸。
值得一提的是,万宁桥还是观赏浴象的地方。元代时,桥畔曾有一座象房,那时东南亚诸国进贡的大象会作为皇帝的仪仗队和乘舆。每逢盛夏,饲象员会牵着大象到河中洗澡,引得众人站在万宁桥上观看。
一条北京中轴线,穿越时空,连接古今。
新中国以来,北京市政府不断对万宁桥进行保护和修缮。
● 1984年北京市政府将万宁桥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1999年6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市文物局大规模整修万宁桥及其周围环境。8月,整修开工,拆除桥栏广告牌和东、西河道上的房屋建筑,暗沟改回明渠,疏浚河道,修整岸墙,修复桥栏、补配损毁构件。2000年12月,工程告竣,万宁桥东西两侧重现水流,桥身重现原貌。
● 2013年,万宁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遗产构成。
● 从2021年起,在各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采取了一系列交通优化举措,包括对桥面通行车辆限速30公里每小时,限载总重20吨,调出82路公交车和3条夜间线路,将铰链公交车改为单机公交车等。
● 2022年,完成了万宁桥一期修缮工程,调整了桥东侧的绿化空间,增加了亲水步道,修整了桥西侧的河道驳岸。
作为北京中轴线与大运河玉河段的交汇点,自元代始建起,万宁桥一直承担着南北交通的重要功能。
昔日繁华漕运要道,今日依然车水马龙……
起昼伴朝阳,入夜逐辰星。作为万宁桥的守护者,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地安门派出所有着怎样的故事?
5月16日
让我们和民警
在北京最有特色的街头走一走
吹吹“海”风
看看万宁桥地区的如画风景
感受风景里的万家安宁
敬请关注!
总策划:孙福会
执行策划:张耀宇 王丽雪
融媒体报道组记者:丘勋锐 高鹏 郭坤泽 张建鑫 师二洋 张晔 董蕾阳 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