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顾村派出所地处宝山区西南域城乡接合部,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新建住宅区多、科创园区多、网红商圈多。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顾村派出所坚持以党建红引领警察蓝,打造“党建+枫桥”样板单位,持续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等平安指数连续5年名列全区前茅。
“书记直通车”聚焦矛盾解难题
顾村派出所在38名社区民警分别担任居村委兼职副书记的基础上,派出所领导班子分片区与兼职副书记结对,通过每周“书记直通车”进社区、进园区倾听群众和企业呼声,将党员先锋作用发挥到一线,把矛盾隐患处置在前端。
顾村镇的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总面积3.09平方公里,辐射总面积10平方公里,是上海市唯一一家机器人主题产业园区,已入驻规模企业211家,随之带来了商业配套的实际需求,富联一路商业街项目呼之欲出。“集装箱造型的工业风商业街吸引的不只是产业园区的科研人员,还是潜在的网红商圈。”顾村派出所副所长鞠锋介绍,“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我们主动跨前解难事、排隐患。”
今年5月,在顾村派出所“书记直通车”进园区的过程中,首批入驻的26家商户负责人纷纷抛出了各自关心的问题。为方便经营业主快速办证、安全营业,顾村派出所民警与多个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现场办公,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商业街做好开业前的准备工作。
“青年先锋战队”开创“反诈志愿者联盟”
《天下无骗》《反诈在行动》《天降馅饼》……6月10日,“警民反诈一台戏”在顾村镇文化中心拉开序幕。顾村派出所青年民警结合反诈劝阻真实经历,编排了小品、脱口秀、说唱等12个节目,并邀请社区干部和居民代表等反诈志愿者一同登台演出,吸引了200余名居民观看。
近年来,顾村派出所将36名青年民警随机分配在6个“青年先锋战队”中,每队每周根据警情分析和调研情况轮流设置任务单,将案件侦破难点、群众关注热点、警务技能弱点等作为“每周小目标”组织课题攻坚,让青年民警在破解各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成长。
“左边是收款码,右边是‘国家反诈中心’App二维码,先扫哪个都可以。”便利店营业员小张对顾客说。顾村派出所辖区的“沙浦路反诈样板街”,60余家沿街商铺、单位内增设了30余个“反诈志愿点”和4个便民“报警点”,吸引着来往居民、游客的目光。
今年以来,“青年先锋战队”把银行、宾馆、旅店和商铺较多的沙浦路设计打造为“反诈样板街”,通过给60余家沿街单位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建立起一支近百人的“反诈志愿者联盟”。据统计,上半年,“沙浦路反诈联盟”协助警方发现或成功劝阻电信网络诈骗12起,累计为8000余人次进行了反诈宣传并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在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酒店增设报警点,不管多晚我们走在街上都能感到满满的安全感。”经常路过沙浦路的居民王女士说。
警民微信群打造线上警务室
顾村派出所建立了一批方便沟通的“警民微信群”,成为24小时的“线上警务室”,群众在微信群提问和求助,省去了“面对面”找民警的时间。
“邓警官,孩子马上要高考了,装修声音这么吵,怎么复习啊!”今年4月底,家住映月佳苑小区的多位居民在“警民微信群”里向顾村派出所第一责任区警务队队长邓勇投诉小区的装修噪音扰民情况。
邓勇立即启动“1+N”楼宇调解委员会机制,即1名社区民警通过联系居委、物业、业委会、楼组长、志愿者等,进行现场调研和民意征集。社区民警杨泽鸿对280余户有装修需求的居民进行细化分类,对完工节点进行逐一统计,重点标注了易产生噪音的施工环节,结合已入住居民的工作休息时段分布,提出了“分类管理、错峰装修、集中施工”的设想,在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研究论证后,提出了“装修三色分类管理方案”,努力寻找装修扰民的“静音键”,及时更新“装修告示牌”,建立“装修积分制”,签订“装修责任书”,发现问题时,社区民警牵头楼组长、社区志愿者第一时间上门处置,噪音扰民类警情明显下降,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