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桂杨,男,汉族,江苏淮安人,1974年9月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学位,199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警务技术一级主管,具备正高级警务技术任职资格,是青海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青海省公安厅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全国公安刑事技术特长专家后备人才、省级公安业务专家人才,2023年获公安部部级津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其他奖励13次,发表专业论文14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2部。
——勤耕不辍,“匠心”筑梦
小时候,吉桂杨就有一个当警察的梦想。1994年警校毕业后,他在公安基层一线从事刑事技术工作,长期奋战于高原戈壁新城——格尔木,29年间,他斗严寒、战酷暑,隐于幕后、甘当绿叶,他的身影总是不知疲倦地穿行在春秋冬夏,或是奔波在案发现场,或是埋头在实验室里,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他勤奋学习,扎实工作,潜心研究,二十九年如一日“匠心”筑梦,将自己青春最亮丽的片段都书写到了一个个案发现场,在刑技路上诠释着忠诚与担当。
从警以来,他勘查现场6000余起,利用专业技术直接破获、技术认定、提供重要方向侦破的大要案件百余起、一般性案件数百起,成功完成近百起疑难非正常死亡事件现场勘查和处置工作。他常说,刑事技术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通过铁的证据将案件办成铁的案件,既不放过一个坏人,更不冤枉一个好人,所办每一起案件必须经得起历史检验。这一直是他工作恪守的准则。
作为刑事技术专家,吉桂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和业务领域专长,将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技术民警。在他的帮助下一批批刑技新人快速成长成材,有的成功入选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有的在重大专案侦破中立功受奖。
——解读现场,“慧眼”如炬
无论命案要案、普通刑事案件现场,还是非正常死亡事件现场,吉桂杨严谨的态度,始终如一。他力求通过现场每一处痕迹、每一件物证、每一个细节,为案件侦破和还原事件真相提供最有力的证据和关键。他提供的大量技术支撑,为很多案件侦破和真相还原找准了“靶心”。
2019年,格尔木市一年轻女子身中数刀倒在血泊之中,颈部、胸腹部有多处锐器创口,嫌疑人作案手段十分残忍,案件性质极其恶劣。接警后,吉桂杨负责案件现场勘查,他和往常一样认真研究推敲现场和尸体的每一处痕迹和细节。因案发于午夜时分,来往人员较少,中心现场除了受害人身旁几处大片血迹和嫌疑人残缺血足迹外,并未找到其他有价值破案线索。嫌疑人通讯信息中断,现代侦查技术手段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现场路灯昏暗,周边一片漆黑,加之没有视频监控,案件勘查取证难度很大。吉桂杨
凭着仔细和耐心对现场的每一处角落都细致搜索,每一个细节都认真分析,他循迹追踪,通过残缺血足迹找到相对完整足迹,再由相对完整足迹继续追踪,在纷繁杂乱的足迹中一点点剥离出嫌疑足迹,如此反复,经过几个小时,最终在离案发现场一公里的地方找到嫌疑人藏身之处。
大案要案关乎社会和人心安定,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感受,更多是涉及民生的小案。令吉佳杨记忆犹新的是枸杞农户韩某对他说的一番话:“枸杞是我们一年辛苦的血汗,被偷走了,这一年收成就什么也没有了。这次你帮我们除掉了这个大祸患,我们真的由衷的开心,你就是拯救了我们生活的恩人,太谢谢你了!”2015年,枸杞采摘季节,受高额利润驱使,不法人员将黑手伸向格尔木市城乡结合部的杞农,连续发生多起黑枸杞被盗案件,涉案金额20余万元,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稳定。面对众多农户恳切期盼,吉桂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勘查取证,对这些案件的作案手法、特点及现场足迹进行认真梳理,随后侦查员通过吉桂杨提供的犯罪嫌疑人相关信息,于同年10月底,将四名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
为逝者昭雪、令罪者归案。像这样的故事,在吉桂杨工作经历中还有很多。
——初心不改,再建新功
2017年1月,吉桂杨被组织任命为白云路派出所教导员。虽然干起治安工作来吉桂杨也是一把好手,赢得群众点赞,但他心中却始终感觉不“得劲”。2019年3月,怀揣着对刑侦技术的热爱,他毅然放弃领导职务,主动请求重归刑警支队,做一名专心耕耘的技术民警。从此,纷繁的现场里又出现他寻觅的身影,落日的余晖下又留下他奋斗的足迹。
2020年,吉桂杨对全市历年所有命案积案现场物证进行清仓式梳理,这一件件物证大多正是他勘查提取。凝望着沉寂的指纹足迹、刀斧棍棒和铁丝绳索,他仿佛看到了受害人绝望、痛苦、无助的眼神,听到了受害人亲属撕心裂肺的痛哭,他坚信物证是有生命的,那是为逝者昭雪的全部希望。通过物证“再现”,依托现在更加完善的刑侦技术手段,曾经的命案纷纷拨云见日。2004年王某被杀案得以破获,2009年燕某被杀案中一名嫌疑人身份得到确定,1999年王某被杀案足迹检验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没想到我父亲遇害这么久案件还能破获,多年压在我们心头的石块终于落地了”受害人王某亲属含泪哽咽地说道,“当年是吉警官勘查了我父亲遇害现场,是通过他提取的物证而破案,我们向他表示深深的谢意!”
近几年,吉桂杨勘查现场400余起,通过勘查、分析、鉴定,为案件侦破和诉讼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撑,运用专业知识为非正常死亡事件准确定性,为死者亲属解疑释惑,去除他们心头疑云,得到他们充分认可。
——孜孜追求,“警心”弥坚
在吉桂杨心里,人民警察肩负的使命永远是第一位的。不管白天黑夜、雨雪风沙、严寒酷暑,只要遇有警情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了勘查,他跋涉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山上、爬行于百米深的崖壁上、行进在湍急的流水中、踏勘于爆炸后的危房上、置身在充满恶臭的环境中……。他曾两次因公负伤致腿脚骨折,但未等伤病痊愈,就又出现在案(事)件现场。
在群众眼里,他是一心为民的好警察;在领导眼里,他是让人放心的核心骨干;在同事眼里,他是专业敬业的前辈,是和蔼可亲的大哥;在同学亲朋眼里,他是个“大忙人”;在家人眼里,他是一个加班加点的“工作狂”。“在陪伴家人上,我总是失约缺席……”吉桂杨愧疚地说到,“但我的家人们总是给予我最大的包容和支持,他们理解我这身警服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无悔风雨刑技路,热血忠心铸警魂。没有力挽狂澜的意气风发,没有殊死搏斗的轰轰烈烈,吉桂杨只是一名普通刑事技术民警,他用证据破译了一个个犯罪密码,让一个个犯罪嫌疑人受到了应有惩罚,他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忠诚。今后,他将牢记初心使命,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加过硬的能力作风,为平安青海建设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人民警察风采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