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请有时间的‘体验官’到五一夜市,感受体验夏夜治安状况。”在一个名为“安全体验官”的微信群中,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兴安派出所所长朱浩天的信息一发出,手机就叮叮叮地响了起来,“收到”“收到”……
8月16日,兴安派出所民警冒雨来到辖区一家加油站,指导“安全体验官”穿着防刺服。
8月16日20时许,乌兰浩特五一夜市,华灯初上,熙熙攘攘。人群中,几名戴着有“安全体验官”字样红袖标的人员和巡逻执勤的民警们“碰上了头”。“安全体验官”中有快递小哥、退休老党员、个体摊主、出租车司机等。
“民警们每天都会在这里巡逻,有事会第一时间来解决,大家都觉得安全感十足。”五一夜市摊主刘光铎说,自己也是一名“安全体验官”。
安全不安全,群众说了算。为强化基层治理、延伸服务触角、充分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乌兰浩特市公安局聘请热心市民担任“安全体验官”,对公安工作做评议、提意见,并不断完善聘任管理、工作职责、核实转办、处理反馈、表彰奖励等机制。目前,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已聘任156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安全体验官”。
“群众是安全的直接感受者,治安环境怎么样,他们最有发言权。”乌兰浩特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李磊说。
有着40多年党龄的退休职工田长耕积极申请担任“安全体验官”,“把我们作为老百姓的建议反馈给公安机关,也把我们看到的公安工作传递给周边的人,像一座桥梁,感觉是很有意义的”。
29岁的快递小哥田明辉则是抱着对公安工作好奇心加入的,“以前很少跟民警打交道,如今成了‘安全体验官’,对公安工作有了更多了解,感觉民警就在我们身边”。
“安全体验官”中也有一些“不打不相识的”。一天,王大姨来到兴安派出所,一进门就气呼呼地要讨个说法。原来王大姨碰到一名醉酒者躺地上耍酒疯,就给派出所打电话报警。民警赶到后,在处理时让围观群众后退,而王大姨好奇心比较强又想着是自己报的警,就紧赶着凑上前看。现场处置民警一着急嗓门提高,让王大姨很恼火。
派出所里,当事民警和王大姨坐下来把事情说清楚,一番沟通后,王大姨认识到自己不该在民警执法时“凑热闹”,民警也反思了自己和群众打交道的方式。经此一事,王大姨消了怨气,多了对民警工作的理解,还主动申请担任“安全体验官”,在做好监督员的同时积极配合民警开展群众工作。
“别看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儿,但对民警和老百姓的关系至关重要。”针对这件事,朱浩天表示,希望“安全体验官”成为融合警民关系的新纽带、满足群众需求的传声筒、贴心服务民生的推进器。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安全体验官”肩负的监督员、信息员、安全员“三大员”作用日益凸显,有力助推着公安工作的发展。以兴安派出所为例,今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安全体验官”提供合理化建议100余条,举报违法犯罪线索16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
在五一夜市巡逻一圈后,民警和“安全体验官”来到附近的一家加油站,询问治安情况、检查安全设备。
“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民警问道。
“每次报警你们都能及时赶到,很感谢。目前没啥建议,以后有了会及时反馈给你们。”加油站经理尹玉合答道。
“欢迎提意见建议。”民警笑道。
(融媒体报道组,执笔:中国警察网记者付静、石杨、谢俊思、尹雪松、唐建权、张佳良,摄影:记者陈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