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由中宣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2021年“最美铁路人”发布仪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当身着警服、胸前挂满奖章的青藏铁路公安局格尔木公安处乘警支队政委郑天海出现在屏幕上时,在西宁市郑天海的家中,女儿郑思语哭了。那一刻,郑思语理解了爸爸:“没想到他工作的地方那么苦,他太不容易了!”
从2010年到2020年,在沱沱河的十年,种种辛苦和不易,不但超出了家人的想象,也远远超过了郑天海的预料。
再苦也要坚守
沱沱河站派出所坐落在唐古拉山脚下,辖区拥有青藏铁路582公里线路,平均海拔4500米。高寒缺氧,多变的气候条件、严重的高原疾病,让人望而却步。
而在郑天海眼中,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炼人。2010年,他告别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女儿,主动申请来到雪域高原。
沱沱河以特有的方式实实在在地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严重缺氧导致呼吸不畅,鼻子就像捂了厚厚的湿毛巾,胸闷、头疼、失眠、吃不下饭……不到一个月,郑天海瘦了十多斤,妻子含泪劝他换个岗位。“没事,时间长了就适应了。老一辈历经千辛万苦建成了天路,我没有退缩的理由。”郑天海安慰着妻子,也激励着自己。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郑天海给自己定下了每月走访十户牧民、每日学会一句藏语的目标。他每天追着流动的牧民搞宣传,汽车到不了的地方,就靠双脚步行;遇到雪水沼泽,就忍着刺骨的寒冷蹚水过河。
半年时间,线路两侧,学校、牧民家中都留下了郑天海的足迹;582公里线路、400多座桥梁、800多孔涵洞、1000余公里防护栅栏,哪段问题突出、重点设施是什么状况、哪里有牧民和散养的牛羊,他都一一记录下来,并跟进补强措施。
没过多久,郑天海成为沱沱河站派出所雁石坪警务区的警长,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站就在他的辖区。
相比起沱沱河,雁石坪海拔更高、条件也更艰苦,警务区2间用房是临时租的,各种物资和生活用水全靠汽车一周一次从外面运进来。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郑天海带领2名民警仍然兢兢业业地守护着辖区平安,他们还在警务区种下了象征生命力的一盆绿植。伴随着植物的生长,郑天海也把根扎在了这里。
事无巨细的“管家婆”
坚守高原的10年让郑天海习惯了很多事:晚上睡觉时插上氧气管;缺氧造成的头晕、耳鸣、记忆衰退等身体反应;每年冬天大风刮断电网,战友们围着烛光熬过一个个漫漫寒夜……
来到沱沱河的第5年,郑天海当上了沱沱河站派出所所长,相处时间久了,所里民警渐渐习惯了这个事无巨细、“管家婆”式所长的种种唠叨。
“开车前看看高原药品、御寒大衣是否带齐,便携氧气瓶是不是满了。”每次巡线前,郑天海总会一边唠叨,一边仔细检查。
“郑所工作上一丝不苟,生活中无微不至。”从沱沱河站派出所调任马海站派出所所长的徐尚飞说,战友们在这里一起工作、生活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还长,郑天海更像是一位大哥,不论干工作还是带队伍,都用真情感染带动每个人。
2016年入警的吕小奇,来到沱沱河站派出所的第一天就想着怎么早点离开这个地方,是郑天海“先做人,再做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干”的教导点醒了他。
郑天海不仅影响着每一名民警,更温暖着辖区的牧民、过往的游客。有一年,牧民布琼在向夏季牧场转场时突遇暴雨,皮卡车陷进了沼泽里。郑天海带领民警冒雨摸索了3个小时,终于找到了布琼一家。他带头跳进沼泽,拼尽全力展开营救。因为劳累过度,事后郑天海和同事瘫倒在泥水里很久很久。
一生最自豪的经历
郑天海意识到自己身体出了问题,是因为副所长蒲海春的一句话:“所长,你最近怎么了,跟你打招呼都不理。”郑天海到医院一查才知道,自己得了严重神经性耳聋,听力下降了60%。医生告诉他,最好的治疗就是离开沱沱河。
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没告诉任何人。结果,单位组织体检时,他有23项指标不合格。医生瞪大眼睛看着他说:“这10年你在山上是怎么活下来的。”因为身体严重不适应,2020年,郑天海离开了他坚守了十年的沱沱河站派出所。离开那天,当地群众争着把哈达挂在他的脖子上。几十条哈达,把他的心系在了沱沱河。
调任格尔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政委后,郑天海依然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支队的每名民警。他常用沱沱河的经历激励大家:“遇到困难,闯过来才会变得更强。”每次经过沱沱河车站时,郑天海都会深情地望着窗外那熟悉的地方。
2020年,沱沱河站派出所荣获全国“公安楷模”称号,并荣立集体一等功。郑天海闻讯百感交集。他知道,沱沱河已经化为他身上的一种力量,那是对这条天路的深沉眷恋,是对肩上责任的永不放弃,是坚守平安的忠诚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