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李华瑞:群众就是我的牵挂

2022年05月14日 13:25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谭彦叙 王越   
中国警察网 · 谭彦叙 王越  |  2022-05-14 13:25

  换好警服,拿上工作笔记,揣上警民联系卡,鞍山市公安局千山分局汤岗子派出所教导员李华瑞开始了“走街串巷”的一天。从派出所到警务区虽然只有短短一百米的距离,李华瑞却频繁为“打招呼”的群众而放慢了脚步。“他们见到我,总想跟我唠上两句。”

  参加公安工作16年来,李华瑞同志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8次,个人嘉奖4次,相继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好人·最美人物”、辽宁省优秀政法干警、辽宁省优秀社区民警等荣誉称号,更是两次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区民警,从老百姓的热炕头到璀璨的人民大会堂,李华瑞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都走在了群众最需要、最牵挂的地方。

  勤勤恳恳,“真心”化“心结” 

  李华瑞所负责的泉兴家园社区位于鞍山市千山区汤岗子街道,毗邻闻名遐迩的汤岗子温泉。曾经这里的治安状况十分复杂,各类案件频发,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杂院”。而如今,这里百姓安居乐业,警民亲如一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平安样板小区”,这背后离不开李华瑞十年如一日的勤恳付出。

  2006年,李华瑞从部队转业后,选择来到汤岗子派出所,从卫国戍边的军人变成了一名带着几分“乡土味”的社区民警。初来乍到,面对这个操着安徽口音的“外地”警察,辖区老百姓的眼里多少都些许“警惕”。第一次“下片”,李华瑞连走了几栋楼,总共也没能敲开几户家门。对此,李华瑞不急不恼,创新出“错时登记联系法”,利用非工作时段在居民小区正门发放警民联系卡,逐人登记核查居民信息,直接破解了百姓白天上班不在家,晚上防范不开门的问题,这项既便民又管用的群众工作法,李华瑞一干就是十六年。

  从一开始敲不开门,到如今只要走进辖区居民便围过来主动反映情况,这变化中少不了李华瑞的潜心耕耘。2010年的一天,有居民打电话“警告”李华瑞,要是解决不了广场舞扰民问题,明天就去公安局告你不作为!那时正值泉兴社区刚刚开始回迁,不少居民就因噪音扰民问题与广场舞团体发生了矛盾。李华瑞想尽办法、四处奔走,终于在政府和社区的大力支持下,一处800平方米的闲置房屋被改造为社区活动中心,并开辟了专门区域供广场舞大妈们进行文艺排练和演出使用。看到李华瑞的努力,大妈们心里都由衷的感谢,不但亲切的称他为“好人警官”,还为李华瑞创作了一首名为“好人李警官”的快板书,传唱在辖区的大街小巷。而这支由49名大妈们组成的广场舞团队也在后来主动成为了李华瑞的首支群防群治队伍。

  为群众排忧解难,李华瑞从不停歇,基层矛盾纠纷治理的“良策”纷纷出炉。从通过“说经过、赞双方、互相辩、普法律”四个步骤进行矛盾调解的“一二三四现场调解工作法”,到针对新城拆动迁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及刑满释放人员的“曲线帮扶社会矛盾化解法”;从根据小区居民不同爱好和特点组成不同特色的群防群治队伍,由社区民警直接管理,政府、企业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治PPP模式法”,到将多支群防队伍与辖区企业保安力量实行分组联动,实现小警情组内互动,大警情多点联动的“夜巡分组联动工作法”。正是凭借着这些管用易上手的社区工作法,李华瑞已组建了5支群防群治队伍,总人数达到289人,这让群防群治力量成为了打开辖区平安建设的“关键钥匙”。同时也让泉兴家园社区这个回迁小区一跃成为明星社区,李华瑞警务工作室也成为了社区安全防范的“前哨”和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站”。

  无怨无悔,把“心”交给群众 

  推开李华瑞警务工作室的大门,墙上挂满了一百多面鲜红的锦旗。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是一段难忘的爱民故事。

  千山区泉东社区五委前有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直通小区门口,丝毫看不到过去它“脏乱差”的影子。这里曾是一条小土路,不但路面坑洼不平,而且两边还堆满了各类生活垃圾。“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捏着鼻子走”是附近居民对这条土路最形象的比喻。为此,李华瑞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居民改善出行条件。可是修缮一条近400米长的道路谈何容易,李华瑞也没啥经验,只得摸着石头过河。他一边找施工单位制作测绘报告,一边将居民诉求汇成文字材料四处寻找爱心人士筹款。不出半个月,在李华瑞的努力下,柏油马路顺利竣工。“这条路就叫李华瑞爱心路,因为这是好人警官李华瑞帮我们修的!他的好,我们忘不了!”小区居民李大爷逢人就会提起这条“爱心路”。为白血病女孩募捐,为孤寡老人办理低保,为农民工讨要工资,为困难学生捐款……李华瑞的爱心如流水般涌入一个个困难家庭,给了他们继续生活下去勇气。

  社区工作16年来,李华瑞组织各类志愿服务2000余次,救助困难群众230余人,帮群众和辖区单位办好事3000件(次),帮助农民工讨要工资和为困难群众争取各类资助1500多万元……这些数字背后迸发的强大力量是一个公安民警无悔奉献的铮铮誓言。“我李华瑞的面子不重要,厚着脸皮能为群众多做一件事就证明我还有用!”在李华瑞的带领下,一支支志愿者队伍涌现出来,从“李华瑞爱心团队”到如今的“钢锋义警”平安志愿者团队,以“汤泉枫桥爱心会”为起点,在“李华瑞爱心效应”的影响下,无数心怀善意的好心人汇聚在了一起,凝聚成了一束照亮前路的明灯。

   甘之如饴,“房子小但心里敞亮” 

  “我师娘偷偷跟我埋怨过师父太忙顾不了家,但是却从没抱怨过师父总是把工资捐给别人。”谈起自己的师父,李华瑞的徒弟孙鹤桐这样说。

  李华瑞的老家远在安徽,因为平时工作繁忙很少能有机会回家,前几年父亲患病住院,他也是勉强挤出几天时间匆匆回家看了一眼又赶紧返回了工作岗位。在群众眼里,他是是名副其实的好人警官,可是在女儿心中,他却常常是那个忙碌的背影。至今,李华瑞一家三口住在不到50平方米的小公寓内,生活很是简朴,但是李华瑞还是坚持每月将工资的三分之一捐给辖区的困难群众。长期受他资助的辖区77岁低保户张万凯曾说,“没有李华瑞我早没了。”不少企业被李华瑞的善举所感动,主动提出帮他解决妻子的工作问题,可李华瑞拒绝了,他摸着胸口说“如果我为我妻子安排了工作,就是以权谋私,是犯错误。我房子虽小,但是我这里装着群众,心里敞亮!”

  面对一次次提拔的机会,李华瑞都主动放弃了,因为他忘不了400名辖区群众为了留下他联名请愿,也忘不了自己的“根”就在辖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16年来李华瑞怀揣着群众的嘱托和公安的使命,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实实在在的创新举措为老百姓谋福利守平安,生动诠释了“一日从警,终身为民”的铮铮誓言,撰写了一名普通社区民警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彩华章。



看更多英雄的故事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