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警网专题  >  2022  >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  >  要闻  > 正文

如何发挥好新时期新体制新形势下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表率作用

2022年06月14日 19:05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王先贵   
中国警察网 · 王先贵  |  2022-06-14 19: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头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确保了全党上下团结一心、步调一致,从而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新时期新体制新形势下,移民管理机构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重要论述,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捍卫“两个确立”,注重发扬党内民主,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善于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听取民声、汇聚民意,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冲在前、干在先,是我们党走向成功的关键。各级领导班子要切实增强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自觉性,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按规则、按程序办事,不搞一言堂、家长制,不搞独断专行或各自为政。一把手要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担责,支持班子成员独立负责开展工作,增强领导班子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班子成员要增强全局意识、协作意识,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在合作中履职,防止自由主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四类关系”,善于做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明白人” 

  (一)认识和处理局部和大局的关系。一是处理好下级与上级的关系。下级要及时传达学习上级的政策、指示、要求,确保政令畅通,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冲突时,要自觉讲政治、顾大局,做到局部服从全局。上级也要关心和支持下级工作,注意发挥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下级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帮助协调解决。二是处理好内部工作关系。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做到分工不分家。要处理好正职与副职的关系,副职要尊重正职的领导,正职要相信和依靠副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副职领导要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抓好分管工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处理好中心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学会“弹钢琴”、牵好“牛鼻子”。要善于理清工作思路,分清工作主次,抓住中心,推动全盘,防止顾此失彼、眉毛胡子一把抓,确保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认识和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一是“一把手”要带头搞好学习,不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提高自身素质和驾驭班子的能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无论是学习,还是抓工作,关键是看“一把手”,领导班子是否具有优良学风主要是看“一把手”是否能带头示范。二是抓好班子的集体学习,构筑共同的思想基础。要抓好学习 制度落实,加强对班子成员学习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注意引导班子成员在学习中查找问题和不足,不断增强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效果和质量。三是坚持学以致用。班子成员要自觉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和规范工作,并结合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经常检查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情况,实行相互监督,接受民警和群众监督,及时修正工作中的错误,使党委真正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认识和处理“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关系。一是要有良好的民主作风。民主作风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是增强领导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条件。领导班子内部“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在党委内部,“一把手”与委员都是平等的一员。“一把手”要摆正位置,做到宽容大度,容事容人,工作中善纳群言,让人讲话,不要固执己见。当多数人意见趋于一致时,要及时归纳,形成决议并带 头贯彻落实。二是善于协调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一把手”要经常与班子成员进行谈心谈话,加强日常沟通交流,并教育提醒班子成员以移民管理事业为重,自觉维护团结。班子成员之间有矛盾时,要及时了解情况,弄清原因,采取适当方式做好调解疏通工作。三是善于运用组织原则维护促进团结。要重视开好民主生活会,利用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党内民主的强大武器推进班子团结。接受批评要突出一个“真”字,敞开胸襟正确看待,真正做到坦然接受、乐于接受、善于接受,展现党员干部从善如流的气度和胸襟。自我批评必须深入挖掘,深刻剖析,找出症结,敢于亮丑,明确方向,全力改正,做到常省常新,不断超越。

  (四)认识和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一是注意事先通气。要把准备提交党委会研究讨论的问题提前通知每名成员,让大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考虑,不仓促开会,不临时动议,避免大家因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而导致会议出现走形式、个别人说了算等现象。二是坚持群众路线。班子成员要围绕党委工作意图,深入调查研究,主动征求民意,解决好对决策事项客观上不太了解、主观上不愿了解、在集体决策时难以发表有见地的意见等问题,为形成决议打好基础。三是进行充分酝酿。党委开会之前要以充分酝酿统一思想认识,对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不要匆忙上会,以免造成争论不休、议而无果的情况。四是实施正确集中。在会前通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实施正确的集中。“一把手”要引导大家围绕主题开展讨论,注意掌握好会议节奏,调节好会议气氛,在大家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概括和总结,及时形成决议,切忌开“马拉松会议”和议而不决。

  二、严肃对待和检视“三个问题”,敢于做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观镜人” 

  (一)没有深悟细透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学习。对于民主集中制的教育,部分党组织教育力度不够,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灌输、轻具体实践,重表面学习、轻深入研讨,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真谛不了解、不掌握,对其科学性、实质内涵理解不深,对在新形势下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按照规定动作、规定要领、规定内容、规定方法实施,习惯于按照老办法、老想法、老套路开展工作,缺乏创新性,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时必然出现种种偏差。

  (二)没有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把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和方式理解为民主加集中。民主就是让大家发表看法,集中就是“一把手”选择“正确”的意见拍板决策,发表意见是班子成员的义务,拍板决策是“一把手”的权利,只要经过会议讨论就是会议决策,凡是会议决定的就是领导集中的决定。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把民主与集中割裂开来看待,把多数决策原则同集中“正确”的意见即决策的内容混为一谈。这样,决策便是反映和集中多数人的意愿变成了“一把手”个人的选择判断。显然,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和混淆,是导致民主集中制中决策形式化的重要原因。

  (三)没有健全完备民主集中制的责任体制。民主集中制的集体领导,权限不明,责任不清,奖惩不严,致使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相脱离,造成部分领导干部不顾后果,轻率决策,或滥用权力专断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又容易使部分领导干部推卸和逃脱责任。在这种不健全的责任制下,决策错误名为集体负责,实际上谁也不负责任,或者堂而皇之地归结为交一点“学费”,而不触动到决策者的切身利益,不损害决策者个人的任何利益。

  三、合理使用和落实“四种方法”,勇于做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践行人” 

  (一)勤奋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思想理论水平,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反映,是确保各级党组织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最根本的是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理论水平。我们党的长期实践证明,一个政治素养高、思想理论水平强的领导班子或者领导干部,在错综复杂的诸多问题面前,就能站在“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最高处,统揽全局地把握政治方向,认清事物的发展规律,尊重和集中大家的智慧,制定切合实际的正确决策,在实践中实施强有力的领导。相反,有些领导干部不注意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不上形势飞速发展的需要,工作习惯于“拍脑袋”决策,靠经验“出牌”,遇到意见分歧,辨不清是非曲直,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没有主心骨,在民主集中过程中成了摆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党的建设在深入,要解答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来抓,发扬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作风,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理解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把握民主集中制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用党的最新理论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谋划和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着力提高运用所掌握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向实践学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和问需于民”,弄清移民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发展特点和趋势,基本做到说话不跑题,看人不走眼,办事不离谱。只有这样,党委研究重大问题时,不论问题多么复杂,不论情况怎样紧急,领导干部都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高屋建瓴地发表切中要害的远见卓识,让人心服口服,即使大家发表意见出现了分歧,不是靠权力压服,而是靠有理有据、合情合法的开导和解释,从思想深处消除误解和偏差,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共识,这种民主集中才是真正意义民主集中,这种民主集中形成的决议、制定的决策,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二)摆正关系,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组织纪律观念。无数事实说明,领导干部强化党性观念,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是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实现凝心、聚智、合力的重要保障。凡是唯我独尊,视党的组织纪律为“儿戏”,说话办事不讲党性凭“心性”,是我行我素,信马由缰,其结果干出了许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甚至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沉痛的教训警示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头脑清醒,在党内不论职务高低、党龄多长、资历多老、贡献多大,都是普通党员,没有任何资本和理由搞特殊。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的意志和行动,都必须无条件地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永葆普通党员的政治本色,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组织的管理之中,而不能游离党组织之外,更不能凌驾于党组织之上。要自觉参加组织生活,不仅要有接受监督的意识、愿望和勇气,更要放下“官架子”,有接受监督的行动。要坚持集体领导原则,要牢固树立集体领导的观念,遇事要多和大家商量,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重要决策必须通过会议决定,尊重每个委员的民主权利。要带头执行党的决议,一旦党委做出决议,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坚决执行。真正做到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切实维护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权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廉洁从政,不断固化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根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作为领导干部,自身的廉洁从政行为关系着一级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是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行为导向。要表里如一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委做出的决策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就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权力是把“双刃剑”揭示的哲理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得到底怎么样?真正悟透道理,想清结果,始终把名与利的砝码摆在党和人民的这一边。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过程中,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贯彻始终,从拟定常委会议题、引导大家发表意见,到形成党委决议,都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的大局出发,跳出个人利益羁绊的束缚,坚持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为大家树立起一面廉洁奉公的镜子。“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领导干部心底无私、两袖清风的崇高美德和不怒自威、不令自尊的人格魅力,是提供给其他党委委员一部最鲜活、最值得信赖的人生教科书。大家就会从“班长”身上读懂怎样做官的要义,学到做人的真谛,明白做事的准则,在思想上打下“廉荣贪耻”的烙印,随时校正错位的人生坐标,在党委研究决定重大问题时,始终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实事求是说实话,心无顾忌说真话,一身正气说硬话,积极主动地发表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改革创新、有利于中心主业发展的真知灼见,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四)保障权利,不断培树领导干部的党内民主作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深刻揭示了党内民主和党的集中统一对于党的生存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是对我们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诠释,同时要求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勿庸赘言,领导干部良好的民主作风,是提升民主集中制质量和水平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客观认识自己,正确对待同志。要把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视为难得的“苦口良药”和“忠言逆耳”,看成是对自己和党的事业的真诚关心和支持,心平气顺地听取不同意见,始终坚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责改责,无则加勉”的积极态度,努力给大家营造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的民主氛围。其次,要增强民主意识,树立民主作风。决策前,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党员、干部、民警的意见,掌握第一手材料;决策中,要注意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要善于把分散的意见统一起来,把不全面的意见完善起来,把成熟的意见集中起来;表决时,尊重大多数同志的正确意见,坚持末位表态,慎重对待自己的一票,切不能用自己“一把手”的一票否决大多数人的意见;决策后,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对决策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以避免造成失误和损失。第三是要心胸宽阔,善于容人。最大限度地理解人、团结人、包容人,以博大的胸怀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不断增强亲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拉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党委书记、政治委员王先贵)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