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警网专题  >  2022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  要闻  > 正文

十堰张湾:义警赋能激活基层治理“微细胞”

2022年03月25日 17:00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黄海波 刘英   
中国警察网 · 黄海波 刘英  |  2022-03-25 17:00

  冰笋滴,柳梢归。行走在秦巴山麓、堵河之畔的张湾区,一群群身着“平安义警”反光衣的身影,时不时映入眼帘。这是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张湾区分局为城市描绘的新时代“枫警”。

  义警与民警协同作战,用“义”织就平安网,用“情”守望万家安。这项惠民红利,以星火燎原之势,点燃了十堰张湾民众的期望和热情,开启了区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展现了固本强基新效能。1月至今,该区盗抢骗类刑事立案同比下降48%,电诈发案同比下降31%。

  “治”字抓到底,拓展前沿阵地

  基础强,则社会稳。在张湾区分局副局长余波看来,社区警务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阵地,更是完善区域治理的有力抓手。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2021年11月以来,分局按照“专群结合、以专带群”工作思路,以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突破,在辖区大力推动高素质“平安义警”队伍建设,将公安机关的治理职能和服务触角,最大限度延伸到前沿一线。

  张湾分局推动政府、政法等部门联合成立“平安义警”领导小组,破解工作推进中的痛点难点。按照“边组建、边运作、边完善”工作模式,重点开展“校园义警”“党政义警”“企业义警”“社区义警”“保安义警”“志愿义警”六大类“平安义警”建设。为每个单位、每个社区、每个行业领域守好通往平安的“最后一米”。

  2022年春节前夕,一场场形式多样的“平安义警队旗授旗仪式”“誓师大会”等活动,相继在张湾区各行各业中上演。2355名社区干部、快递员、个体户等不同身份的人员,快速集结、装备整齐、精神抖擞,统一以“义警”身份上岗。

  一支“新警力”就此诞生。一个“处处可见反光衣、人人都是报警点”的巡防新模式就此开启。

  “实”字贯始终,融入精细管理

  变粗放的“游击队”为依规管理的“正规军”只是第一步。让义警焕发生机,“身”沉一线练内功,“心”换角色树形象,以“微细胞”释放出基层治理“大能级”,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基于这一出发点,张湾公安分局依托“平安义警”微信小程序平台,对所有招录的义警进行了实名认证,并设置了每日签到、任务发布、线索举报、积分兑换、表彰激励等8大项功能。针对不同义警种类,进行了应知应会、擒敌拳、防暴处突等岗前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从校园安防、内保建设、社区巡控、矛盾化解、应急响应、线索摸排等方面分类施策,制定了权责分明的“进退留转”机制。

  作为各辖区义警队的中队长,张湾分局6个派出所所长普遍感到,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让他们对义警队伍管理、勤务安排、业务指导、检查督促等工作有了抓手。

  治安大队大队长李宁说:“义警的理念发生了转变,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不仅走街串巷开展巡逻排查、安全防范、便民服务等基础工作,而且随时向民警提供各类线索,还能配合公安机关处置应对各类突发案事件。”

  130余支义警分队,200余个警民联系微信群,每日一次治安状况通报,每周一次义警联络会……一个警民共建的区域治理格局日趋完善,为辖区治安环境从“小安”到“常安”注入新活力。

  “安”字扛肩上,契合社情民意

  快速崛起的义警队伍,在平安张湾建设上持续发力,熠熠生辉。

  运行3个多月来,张湾“平安义警”开展宣传防范600余次,排查安全隐患120处,为群众调纠纷80起,救群众于危难35次,协助破获案件25起,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48名。

  2月14日情人节,东岳路一对情侣在街头发生经济纠纷。就在双方矛盾升级时,附近一奶茶店老板立即“变身”义警上前劝阻,同时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民警。社区警务室警力不到两分钟便赶到现场组织二人调解。一起纠纷就这样被化解在萌芽状态。

  类似情形不断上演。2月13日,该局黄龙派出所“平安义警”主动发现并配合民警收缴烟花爆竹295件。1月3日,该局车城西路派出所“平安义警”队员巡逻时,及时救助一名跌落河道的受伤群众。

  面对义警身影遍布基层、社区警情大幅下降、基础阵地不断巩固的喜人态势,余波信心满满地表示:“这是我们意料之中的‘惊喜’。”

  让邻里守望相助成为现实的同时,义警也让“民需警应”变得更为畅通而便捷、契合而高效,让民警第一时间捕捉到群众需求,从而把为民服务的劲头切实用在刀刃上。

  辖区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纷纷主动申请加入义警队伍。就像一场社会治理接力赛,“义警”正快速成长为张湾公安强基固本的新名片。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