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陆旭东,男,1970年6月出生,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交通警察大队西城中队二级警长。他坚守护学岗15载,全身心保障校门前的交通安全。一路走来,他荣获多项荣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公安楷模,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中国好人,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省人民满意公务员,江苏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江苏最美警察,江苏省十大执法爱民交巡警,江苏好人等。
【语录】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坚持做
2022年是陆旭东护学的第15个年头,他用成千上万次的弯腰牵小手换来了校门前的“涉学”交通事故零发生,他用非同寻常的坚守书写了一篇广为流传的小城警察故事。陆旭东始终把“形象好、秩序好、道路畅通、群众满意”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他以满腔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关爱下一代的真心和为人民服务的恒心坚守着自己的平凡岗位。他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贯穿于自己所热爱的交管事业中,出色完成了各级领导交付的工作任务。
恪尽职守 又见“青绿”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与傍晚,滚滚车流中一声声清脆的哨声此起彼伏,一同出现的还有他那招牌(式)激昂又嘶哑的嗓音和不断挥舞的指挥手势:“即停即走,孩子们交给我们来送进校门。”他自创的四步护学工作法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也被一届又一届的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师生广泛接受,亮眼的青绿色在学生上下学路上不停跑动,撑起一把无形的保护伞,他的工作法近年来已在全区交警护学岗中逐步推广。
在以陆旭东为代表的全体交警的努力下,辖区的非机动车驾驶人“戴盔率”有了突破性的提升。但在护学时陆旭东发现家长已普遍养成佩戴安全头盔的习惯,但搭乘非机动车的学生鲜少佩戴。他又带头开始“碎碎念”,“佩戴安全头盔对保护孩子至关重要,读书就要动脑,脑袋不保护好怎么能好好学习呢?”护学代言人的话语颇有力量,许多孩子开始向家长反馈“黑皮警察”的诚恳建议。
匠心独运 家风传承
不止从何时起,进入西城中队的民警、辅警必须经过第一道考核,那就是护学岗执勤,这条不成文的规定俨然已成“家风”。机关警力下基层的人事调整给了陆旭东一个大胆的想法,从中队抽调女辅警组建一支护学队伍,发挥女性的细腻与温柔特点,与男警员的果敢与刚毅形成互补,从而进一步充实辖区的护学力量。为了提高护学队员之间的默契度,他为新进女队员量身打造了专业培训课程,从交通指挥操开始手把手地传授一线经验,安排经验丰富的小教员分组现场教学车况研判、信号灯控制、人车分流指挥、违停车辆劝离、疏导等实用课程,执勤时实行老带新、男女搭配的工作模式。依托校园设立于附近的警保合作站,他带领护学队员们利用早高峰后程时间向过往群众尤其是中老年市民普法宣法,倡导市民摒弃骑车逆行、非机动车违规载人、行人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等交通陋习,号召大家争做文明出行人。
潜心耕耘 创新为民
作为基层交警,交通管理与城市交通质量密不可分,在一个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6万、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25万、街道路面全面改造升级的县级城市,行车难、停车难、出行堵无疑成了交通管理的瓶颈,通过110、12345平台、市长信箱等渠道广集民智,在多个校园路段实施一校一策,破解校园周边“潮汐式”停车难题。2021年的夏天,陆旭东被借调至“停车办”,他与城管相关负责人连续多日走访全区消防、住建、民营企业、老旧小区,盘活现有资源,于商业中心、老旧小区周边充分挖掘停车位资源1200余个,施划夜间停车位80余个,开放行政机关单位停车场17家提供夜间和节假日停车位,极大地缓解了群众出行压力,为全区的经济建设贡献了藏蓝力量。
百年华诞,使命为先。作为一名公安英模,他潜心磨砺埋头苦干,踏上为民服务新征程,争当护学岗位“领头雁”,戴着“放大镜”排查辖区交通安全隐患,立足群众角度完善交管工作,提升内在素质当好交通安全宣讲员,为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创造新业绩。2022年,陆旭东交通安全主题宣传公园即将全面开放,橱窗内丰富多彩的图文海报让大家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交通法规,保障辖区每位群众的合法权益是陆旭东也是全体公安人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