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个多世纪,源自浙江省诸暨市的“枫桥经验”,内涵更加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全省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为建设“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全力保驾护航。
近日,本报记者前往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公安楷模”等荣誉的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采访,请所长陈伟锋谈谈他眼中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新时代新发展、新变化。
记者:枫桥派出所一代又一代民警始终传承群众工作优良传统,成为全国公安机关的先进典型,能不能介绍一下你们在工作中如何做好这种传承的。
陈伟锋:在工作中,枫桥派出所以“红枫党建”为指引,制定民警辅警考核制度,以值班组为单位划分出4个党小组,开展党员亮分、亮牌、亮业绩“三亮”活动和“三能”评比活动,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
我们还通过制定学习“枫桥经验”、新老民警传帮带、拜群众为师的“三堂课”制度,将群众工作根植于心。近年来,枫桥派出所涌现出一批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民警,他们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赢得了民心。为进得了群众家门,民警赵信说乡音暖乡民,骑着自行车串遍枫桥镇大街小巷;民警魏越锋主动靠前,从混脸熟到说心里话,成为企业、群众的警务“贴心人”;民警宣威涛用脚步丈量社区,7年“长跑”摸清了辖区每一条小路,跑出了以枫桥镇群众为主的“跑友圈”。
记者:“枫桥经验”从诞生至今始终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枫桥派出所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方面有哪些新的亮点和举措?
陈伟锋:枫桥派出所一直与“枫桥经验”同成长、共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公安部、浙江省委和省政府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关心支持。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枫桥派出所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以“排头兵”姿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探索创新枫桥警务模式;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优化勤务机制,构建“枫桥指数”评价体系,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同时,枫桥派出所始终坚持依靠和发动群众,培育打造了“红枫义警”“红枫救援”等平安类社会组织,如今他们已成为派出所的“左膀右臂”。2021年12月,疫情袭来,枫桥派出所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就组织发动了60余名志愿者,不到8个小时就配合完成了全镇23个村和8个社区共8835名流动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
枫桥派出所从源头出发,锚定镇域治理现代化,推动枫桥镇党委、政府率先搭建了“1+29”社会治理中心整体架构,即1个镇级社会治理中心和29个村级社会治理中心,做到上下贯通、整体智治。试点推行政务110,着力构建非警务类警情和矛盾纠纷的流转、处置闭环,有效分流的非警务类警情占总警情的三分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枫桥派出所将在数字化改革的趋势下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服务好一方百姓,守护好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