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辅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扎根红色圣地,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力量,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赴后继、砥砺奋进,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用忠诚、担当和奉献,唱响红土地上的平安之歌。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模范公安单位江西省井冈山市公安局茨坪派出所,请所长李国钢代表获奖集体谈谈他眼中的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新发展、新变化。
记者:今年5月,茨坪派出所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模范公安单位称号。作为所长,您有什么感受?
李国钢:5月25日,我作为代表参加了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我们全所民警辅警感到无比光荣、无比自豪,深受鼓舞。我们将戒骄戒躁,奋发努力,作表率勇争先,做出新业绩,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公安工作中永放光芒。
记者:除了全国模范公安单位,茨坪派出所还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2019年被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这些荣誉背后有哪些经验?
李国钢:井冈山精神是我们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红色励警、文化育警的“根”和“魂”。我是烈士后代,我们所许多民警和我一样,从小就立志要做“红军传人”。作为驻守在井冈山上的派出所,我们始终将井冈山革命历史作为派出所民警的“入警第一课”,抓住民警入党等人生重要节点,持续开展红色教育,用红色文化浸润民警思想,系好民警不同时期的“第一粒扣子”。近10年来,我们所持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忠诚本色”主题教育活动,帮助每名民警在回望红色历史、赓续红色基因、滋养红色初心的过程中铸牢忠诚警魂。
记者:据了解,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因为“治安好、发案少”被当地老百姓和游客誉为“最安全的红色净土”。作为景区派出所,你们在社会治安治理上有哪些创新举措?
李国钢:我们所民警在日常巡逻过程中经常与群众聊近况、拉家常,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给群众讲防范知识。在民警号召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中来,我们组建了“五老调解平台”“治安理事会”“矛盾纠纷应急小组”“红袖章义警队”“志愿服务队”等多支群众治安力量,形成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同时,我们所还发展了2500余名群众组成“红色治安员”“红色调解员”队伍,他们遍布全山各个角落,“小矛盾、小问题、小纠纷、小摩擦、小投诉”等五小问题得到解决。
记者:作为红色圣地的“红军传人”,你们在服务群众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李国钢:我们所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服务前移的第一命令,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成效的第一标准,把群众意见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创新优化“三同五大”群众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如今,茨坪镇写有民警姓名、警号、手机号码、报警电话的公示栏随处可见,服务、救助群众也更便捷、更高效。去年8月,因大雨造成山体滑坡,16名游客被困五指峰附近。危急时刻,游客根据公示栏上信息给民警打电话求助。接到求助电话后,我们冒着大雨,抱着孩子、背着老人及时将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这样的事例,在我们所还有很多。不仅如此,全所民警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执勤车上常年放着防滑链、医疗箱、担架、修车工具。群众遇到问题动动手指,就能找到民警。老百姓总说,看见我们,就像看见当年的红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