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林:将基层声音传递到两会
2月18日,收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寄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工作计划、监督工作计划、代表工作计划》,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副处长陈林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太开心了!四年了,人民警察法终于被列入大会预备审议项目。”陈林说道。2018年,陈林被推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曾三次提出关于人民警察法修改的建议。如今看到这个文件,他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深入基层,听最真实的声音 谈起全国人大代表这个身份,陈林表示,要为公安事业发展、公安队伍及公安民警鼓与呼,要为人民发好声、为公安代好言。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如何真实客观反映基层情况?陈林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上。 2020年,陈林几乎有半年的时间都在出差。在紧锣密鼓办案之余,陈林通过座谈会、谈心等形式,就公安队伍建设及公安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民警及民警家属的需求和意见建议,分警种与民警进行深入交流。 长期深入基层调研,陈林深知广大公安民警坚守一线的努力和付出,时刻关注着民警抚恤优待工作。2020年全国两会上,陈林提出了关于修订《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办法》的建议。 近几年,因全警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陈林尤为关注民警的身心健康保护,并重点了解民警因公负伤后产生的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抚恤费用保障问题。 根据走访调研情况,2021年全国两会上,陈林就公安民警在执行重大安保、抗洪抢险、应急处置等任务时的保障工作,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公安机关执行重大专项任务特殊保障制度”建议。 “每个建议都来自基层,我要将基层声音传递到两会。”这是五年来,陈林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坚持。这些年,为了更好地履职,出差办案、调研走访、专题调查成为陈林的工作常态。 立足岗位,为公安民警“代言” 翻阅陈林在历年全国两会上所提的建议,关于修订人民警察法的内容频频出现。在过去4次会议上,陈林曾提过3次。今年全国两会,他还将继续就此提出建议。 如此坚持的背后,是陈林对公安民警合法权益保障及执法权威保护的执着,也是他为公安民警“代言”的决心。 “不能让民警流血流汗又流泪!”在陈林看来,要保护民警执法权威及合法权益,除了提升人民警察的执法素质、优化良好的执法环境,还必须建立和完善警察权益保障机制。 在2018年、2019年和2021年全国两会上,陈林曾三次提出,要进一步修订人民警察法,建议将保障人民警察执法权威、维护人民警察合法权益、依法履职免责制度等用法律形式进行固定,并从完善公安管理体制、明确警衔审核审批机关及程序、建立警察法律体系、提高警察执法权威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很多建议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及时回复和落实。”近年来,陈林坚持深入一线、扎实调研、忠诚履职,他最大的希望便是人民警察法的修订被提上议程。 不久前,陈林得知人民警察法已被列入2022年大会预备审议项目的工作计划,这让他很高兴。“这么多年坚持传递的声音终于有‘回响’了。”陈林激动地说。 忠诚履职,为社会和人民“发声” 在为民警“代言”的同时,陈林也立足于本职工作,关注着其他领域,坚持为社会发展和人民权益“发声”。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拖欠农民工工资、“老赖”等行为屡打不绝。在开展专题调查后,陈林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信用法》及建立“公民信用根”法律制度的建议。 2021年全国两会以来,陈林在加强与各警种民警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将关注的重点不断延伸。他与反诈相关部门进行深入交流,利用4个月的时间起草了关于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久冻无主账户资金处置的建议。 此外,陈林了解到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最终起草了关于强化乡村人才供给的建议,提出通过完善人才引进流动、培养支持、激励保障等机制以及建立乡村本土人才库、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等措施进行解决。 “这两个建议,都是我准备带上今年全国两会的。”2月18日,在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陈林向记者介绍着他的备会工作。记者看到,他的办公桌上,摊开的备会材料不少。 “今年是履职这届人大代表的最后一年,我还想多为基层发声,为基层民警和群众的权益保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陈林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