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献边疆
追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警令部综合处原处长孙国恩


又是一年初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阔什艾日克乡阿克巴什村的村民念叨着:“孙书记该来看看我们了。”可是,他们想念的孙国恩再也去不了了! 今年3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警令部综合处处长孙国恩在塔城市参与专项工作途中突遇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一腔热血 投身反恐维稳事业 孙国恩出生在农村家庭,从小热爱读书,他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他没有被困难击倒,反而养成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品质。 1996年,孙国恩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警考试加入吉林省吉林市公安队伍。后来,他被遴选至公安部参加专项工作,期间他坚持不懈学习,开阔眼界,坚定了要到新疆去、到反恐怖斗争最前沿去的远大志向。2011年,孙国恩主动申请投身新疆社会稳定事业。他告别妻儿,孤身一人加入到新疆公安队伍。在新疆的工作繁重又忙碌,不能帮妻子分担家庭工作,无法陪伴儿子成长,这都让他对妻儿常怀愧疚。相隔万里,他把对妻儿的爱放在心底,全身心投入到反恐维稳事业,直到因公殉职。 2011年至2012年,孙国恩负责反恐维稳研究工作。他经常深入到基层一线,带着问题潜心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在他身上,始终有一种执着的探索钻研劲儿。 每逢单位遇到加班加点的事,他总是冲在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常常过了下班时间,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坐在电脑前边思索边写作,把自己的调研和思索成果付诸于文字。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孙国恩撰写并发表的高水平、有见地的文章,为上级建言献策,起到了参谋助手的作用。他担当尽责、实干笃行,默默无闻扎根反恐维稳事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勇于担当 敢于谋事干事 2012年8月,孙国恩通过选拔考试,担任自治区公安厅警令部综合处处长。他带领全处民警逐项制定任务书,出色完成了厅党委安排的各类急难险重任务。 孙国恩非常重视公安厅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了解到档案管理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后备力量不足的情况后,他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从全厅遴选年轻干部补充档案队伍,并带领骨干人员到先进省市调研学习。2016年,新疆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区公安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区各级公安档案部门做好档案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和方向性意见。 在孙国恩的不懈努力下,自治区公安厅档案信息化和管理规范化工程在2019年完成立项招标工作,于2020年底全部建设完成。如今,死档案变成了活档案,不仅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纸质档案在长期保存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而且实现了保管期限永久和长期档案的全文检索功能,为更加快捷准确地利用档案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编好《新疆公安年鉴》,他带领大家起草编纂大纲、审核各地各部门报送的年鉴材料。经历了数不清的不眠夜晚,他翻阅了上千本原始档案,最终完成了近40万字的年鉴编纂工作。2021年1月,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看到《新疆通志·公安志(2000-2019)》的样书和他主持编纂的《新疆公安年鉴》陈列在新疆警史馆内,孙国恩十分欣慰。就在牺牲的前几天,他还在争分夺秒地审阅《2021新疆公安年鉴》初稿。 主动请缨 奋战脱贫攻坚 2018年,孙国恩主动报名来到莎车县阿克巴什村担任第一书记。当时,阿克巴什村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许多村民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严重影响。 面对困难局面,孙国恩带领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从发动群众入手,坚持把入户走访作为工作重心,积极开展去宗教极端化工作。他带头宣讲党的民族团结和脱贫致富政策,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发声,鼓励受害群众现身说法。 2018年,村民阿依吐拉·依明的女儿考上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从未离开过家的女儿去千里之外求学,令阿依吐拉·依明很不放心。孙国恩得知后,嘱托在学院工作的朋友悉心照顾阿依吐拉·依明的女儿,鼓励她努力学习,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关爱与帮扶,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近。 思想问题解决了,孙国恩带领村干部深入调研摸准穷根,对症下药,重新启用本已撂荒的扶贫大棚圈,搞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面对村民们怕吃亏怕失败的顾虑,他说服阿卜杜吉力力·吐尔迪等养殖大户率先进入棚圈,帮助他将自家停用的小面粉厂改建为饲料加工厂,又在村民与大户之间牵线搭桥,签订合作养殖合同。 看到合作社的牛羊出栏率高,增膘快,村民们纷纷加入了合作社。到2018年底,合作社就入社56户,总资产达到121万元,当年获利10万元。 除了特色养殖,孙国恩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精心抓好特色种植业和庭院经济,种植万寿菊、棉花、苜蓿、葡萄等作物。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好。 恪尽职守 忠诚履职尽责 2021年,孙国恩圆满完成扶贫工作后返回公安厅。他牢牢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目标,统筹厅机关各警种部门,紧紧围绕民生领域重大工程,深入推进户籍管理、交管服务、行政审批、出入境管理等公安“放管服”改革。在他的努力下,交管9项便民措施全部落地生效。他紧盯基层工作实际,开展全区公安机关“基层一张表”专项改革工作,有效盘活了基层警务资源。针对长期困扰基层民警执法办案的难题堵点,他统筹厅机关各警种部门全面梳理制定21项工作清单,为基层民警执法履职提供了强力支持保障。 一次,在起草一份实施方案时,一名年轻民警对文中的词句没有认真推敲就提交孙国恩审核。孙国恩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干工作就是做人,对工作不研究,仅停留在表面,是不负责;写文章对字词不琢磨,对语句不修改,是不认真。”说完他带着年轻民警逐字逐句地修改方案,从体例格式到逻辑关系,再到语意表述。 在33年的工作生涯中,孙国恩历经17个工作岗位。不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能踏踏实实做事,在平凡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短评: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因为信念、责任和使命,孙国恩告别妻儿、远离家庭,选择与雪山为伍、与沙漠为伴,将毕生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他所心爱的人民公安事业。33年的工作生涯,17个工作岗位的考验,成为孙国恩忠诚信仰的最好诠释。 信仰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如滔滔江水、永远奔腾不息;又像是日月星辰,照亮每一条前行之路,给人以笃行不怠的动力。信仰的体现方式很多样,它体现在孙国恩对每一项工作的严之又严,对每一份文件的细之又细,体现在他对群众冷暖的牵肠挂肚,更体现在他对公安事业的深厚感情上。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典型是鲜活的价值引领。孙国恩和他的战友以信仰之光照亮未来,也为200万公安民警树立了榜样。(郭坤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