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成都9月9日电 记者谭广涛、通讯员吴忠伦报道: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市(州)、县三级公安机关紧急联动,抢抓黄金救援期,在全力以赴参与抗震救灾的同时,积极主动守护校园安全,实现了无师生失踪、伤亡,涉校案事件“零发生”。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市(州)、县三级公安机关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集结警力奔赴受灾地区开展工作。四川公安第一时间通过校内视频监控开展网上巡查,动态掌握一线情况,指导开展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泸定、石棉两县公安局第一时间出动200余名警力,会同辖区派出所前往各学校开展灾情核实、抢险救援和应急疏散工作,协助在校师生稳妥有序地撤离至操场等空旷地带,先后疏散转移教职员工和学生2.9万余人,帮助学校搭建临时应急帐篷120余顶。在受灾严重的泸定县磨西镇、石棉县草科乡、王岗坪乡,民警采取车辆引导、徒步护送等方式,将7所学校2186名学生全部安全转移至集中安置点,有力保障了学生生命健康绝对安全。
为有效防范余震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甘孜、雅安两地公安机关在地震发生的当天下午就会同教育主管部门,部署开展了校园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会同住建、应急救援等部门,对1135所学校逐校进行全面细致的拉网排查。他们重点针对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学生易聚集部位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建筑受损、墙体裂缝、设施设备损坏等安全隐患。截至9月9日,除泸定县海螺沟寄宿制学校、石棉县草科乡小学等6所学校墙体受损严重正在鉴定外,其余各类风险隐患均已消除整改,为下一步学校开学复课做好了准备。
震后,多数家长已将在校学生接回,另有312名学生因家中房屋受损被临时集中安置。公安机关把集中安置点作为“第二校园”,坚持学生安置在哪里,“护校安园”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先后在泸定、石棉两地的85个集中救灾安置点设置37个帐篷警务室,配备警力154人,组建600余人的群防群治队伍,采取24小时轮流值守、定点与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巡逻密度和控制力度,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时空”守护。9月6日,石棉县世纪广场帐篷警务室及时为一名走失学生找到了父母。同时,帐篷警务室认真落实户籍便民服务措施,累计为师生快捷申办身份证件23张、临时身份证2张,出具户籍证明41张。
同时,各级公安机关主动会同学校老师,积极关注学生灾后思想波动、情感障碍、心灵创伤等心理健康问题,做好全面筛查和预警工作。对出现心理波动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教育引导。截至目前,公安民警已为121名在校学生提供了心理咨询辅导。除泸定、石棉两县受灾严重地区暂未复学复课外,甘孜州、雅安市其余学校均已正常行课。属地公安机关已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全面启动“护学岗”和“高峰勤务”机制,多形式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全力维护学校复课正常教学秩序和师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