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新局面新挑战,要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牢记初心使命,明确奋斗目标,勇于担当作为。
◆ 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紧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加强源头预防和预警,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依法治国、国家安全三方面工作单列部分进行安排,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彰显了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的战略考量。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要发扬斗争精神、担当使命任务,努力在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中展现公安机关新担当新作为,努力提升维护政治安全能力,提升维护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公安队伍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提升维护政治安全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职责定位;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是党和人民赋予公安机关的新时代使命任务。面对新局面新挑战,要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牢记初心使命,明确奋斗目标,勇于担当作为。要坚持政治建警,坚决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公安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持续强化忠诚教育,引导全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保持敏感敏锐,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持续加强反恐国际合作,打好反恐防恐“组合拳”。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提升维护重点领域安全能力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全力参与抢险救援工作,推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当前,非传统安全领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风险,一些新技术新业态监管需求紧迫,人民群众对安全品质有更高期待,亟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公安队伍维护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的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紧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加强源头预防和预警,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要切实提升对非传统安全领域风险的应对能力,深刻认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相互转化的特性,全面理解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积极协同有关部门统筹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化解处置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协助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不断健全警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情指行”一体化实战机制作用;要强化公安科技支撑,让科技兴警成为公安队伍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战斗力。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出去”的数量快速增长,因此要进一步提升维护中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的能力。长期以来,公安机关积极参与并倡导国际执法合作和全球安全治理,建立密切务实的双边执法合作机制关系,严厉打击恐怖主义、电信网络诈骗等跨国有组织犯罪和新型网络犯罪,有效维护了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当前,在反恐、禁毒、网络安全和打击涉疫违法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等领域,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实效度、融洽度极其重要,对公安队伍涉外工作能力、国际法知识储备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创新警务合作方式,探索多形式、范围广的涉外警务培训,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持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作者为福建警察学院刑罚执行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